乡村振兴进行时丨安化县:“三红联动”为产业发展铸魂赋能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8-04 16:38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安化县渠江镇大安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坚持立足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革命遗址资源,着力推动红色阵地、红色教育、红色产业“三红联动”,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助力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建强红色阵地,让文化记忆“走”出来

大安村党支部坚持“支部委员包片、党员包点”的责任机制,对村内红军长征遗址进行全面普查和系统保护。在遗址修复方面,投入专项资金28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重点修复了“一条军裤暖村民”故事发生地、“十块银元映初心”遗址等3处红军长征遗址,修缮了2条古茶道和1处古茶亭。在展陈提升方面,打造了300米红色文化长廊,设置“妇女革命先驱刘炎”“一座浮桥系深情”等5个主题展区。展区创新采用“实物+科技”的展示方式,既有红军使用过的马灯、草鞋等20余件实物展品,又配备了互动体验设备。上年度该红色阵地累计接待党性教育120余场次,参观学习人员达1.2万人次,让红色文化更加贴近群众,丰富了大安村产业发展的精神内涵。

创新红色教育,让文化薪火“传”下去

大安村党支部坚持把红色教育作为凝聚民心、淳化民风的重要抓手,探索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红色教育体系。在课程开发方面,与省委党校深度合作,组织专家团队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编撰《渠江红色记忆》《大安村革命故事集》等教材2套,开发了“古茶道上的长征”“茶乡里的军民情”等特色课程,让历史文化走进课堂、入脑入心。在功能拓展方面,将3处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改造为“红色驿站”,集党员教育、游客服务、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驿站内设有“红色书屋”“初心讲堂”等功能区,收藏红色书籍500余册,村“两委”定期开展老党员讲党史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体验设计方面,创新推出“五个一”红色教育,通过走一段茶马古道、听一堂红军故事、制一块渠江薄片、吃一顿忆苦思甜饭、写一篇心得体会,来感受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升华思想认识。在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培养本土红色讲解员,这些“土专家”讲述的本土故事,让红色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链接红色产业,让文化经济“富”起来

红色文化不仅要保护好、传承好,更要利用好、发展好。大安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在产业融合方面,精心设计“红色茶旅”精品线路,将3处红军遗址、2条古茶道、3处古茶园等8个节点串联成线。线路推出后,已带动村内9家民宿年均增收3.2万元。在产品开发方面,着力打造“红星照耀”系列农产品,其中,“红军茶”以当年红军饮用的渠江薄片为原型,包装印有长征路线图,年均销量突破1万斤,带动425名村民就业,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6万余元。在文化活动方面,目前已举办3届“红色文化节”,节庆活动不仅带火了红色旅游,还促进了大安村金秋梨等本土特产的销售。在收益共享方面,村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通过就近务工就业赚薪金,通过入股分红收获股金,通过自主经营挣得现金,有效带动了当地红色产业发展和村民致富增收。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