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雨花区井巷社区始建于1989年,0.26平方公里,这里的6000余居民曾深陷“五多五无”的治理泥沼:独居老人多、下岗人员多、信访积案多、帮教对象多、矛盾纠纷多,且无物业管理、无配套设施、无资金来源、无社会组织、无志愿队伍。而今,社区坚持党建聚力,以“志愿红”“事务蓝”“生态绿”“便民橙”“文化金”为载体,绘就出一幅充满“巷里巷味”的和美画卷,成为“党建聚力·和美星城”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鲜活样本。
“志愿红”暖人心,急难愁盼快响应。井巷社区党委以255名党员为星火,点燃“志愿红”的燎原之势。6个党支部扎根6个网格,126名党员佩戴“井巷先锋”袖章,化身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民情收集员。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政策宣讲5场、调解邻里纠纷32起,收集民情建议27条,用脚步丈量网格每寸土地,践行着“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格”的承诺,构建起“党委统筹、多方联动”的治理共同体。三个红色驿站成为民生纽带,月均接待群众咨询23人次,今年共记录并办结设施维修、文明劝导等民生实事12件,党群志愿者俯身听需的身影,定格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鲜活写照。
“事务蓝”促发展,人间烟火暖抚心。“邻帮公益”热线24小时在线。飞线隐患、居民矛盾、外墙脱落等群众关切的大小事得到快速处置。“馨心公益”助学库为20名困境学子点亮希望。“周末课堂”每周吸引50余名青少年与老年志愿者参与,成为跨代交流的温馨平台。“户籍民警+雷锋义警+志愿者”的巡逻队穿梭于楼栋,100%覆盖的监控平安网与40场“反诈课堂”“应急演练”“未成年保护”等活动相辅相成,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生态绿”惠民生,清廉之风满社区。社区依托“新雷锋超市”创新链接“购物+公益”模式,让小小社区超市不再局限于柴米油盐,化身为连接党群、传递温暖的“民生驿站”,破解群众急难愁盼。解决了居民“买菜远、买菜贵、选菜难、上楼难”的问题,打造的“图书一角”为孩子们放学家长接送不及时等情况提供了便利,以“绿色积分”兑换制度带动更多群众共建美丽家园。长沙环保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带来16场科普盛宴,清廉书画室里墨香与草木清气交织。连续4年“清廉社区”的牌匾,映照着社区的茵茵绿意,成为“清风正气满街巷”的最佳见证。
“便民橙”解民忧,幸福养老伴晚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井巷社区有最朴实的基层诠释。社区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康雅养护院、康和医院为载体,构建起全方位的“银龄关爱”体系。日常服务中,每月开展手机教学、健康散步等服务,养老食堂日均供应200份爱心餐;医疗保障上,为80岁以上老人建立“医养绿色通道”,联动康和医院为60岁以上老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依托数字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打造的“五边六助”模式,通过智慧平台实现预警处置率100%,“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覆盖。此外,“邻里驿站”为老年人提供交流互动的场所,让精神文化生活愈发丰富。
“文化金”传薪火,文明之花处处开。井巷社区孕育出“好人文化”的金色沃土。这份由善意凝结的温暖,如金子般珍贵,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最生动的注脚,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是其重要载体。好人公园、好人长廊与好人信箱串联起68位居民的暖心故事,“好人故事会”每月开讲,将邻里间的平凡善举化作照亮社区的星辰。2024年以来,3000人次在“井巷夜话”畅谈心声,舞蹈队、合唱队、锣鼓队等6支文体队伍,以12场次演出传递正能量。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不仅凝聚起党群共识,更孕育出2名“湖南好人”,让“好人文化”成为社区文明最珍贵的底色,浸润着每一户人家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