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楼上掉东西,刚反映到社区,综治中心带着无人机就来了,半小时就锁定了隐患点!这效率,比以前快了不止一倍!” 长沙市芙蓉区荷花园街道居民张大爷翻着手机里的无人机排查视频,眼角的笑意藏不住对 “综治中心 + 高效能治理平台” 的认可。近年来,街道以“拔钉子,谋发展”为工作主线,以十大行动为工作抓手,借“矛盾调处畅链”打通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米”,让居民的获得感在每一件民生小事里落地生根。
综治中心:架起矛盾化解的 “连心桥”
“家里漏水的事刚说出口,第二天就有人带着师傅上门来查 —— 这速度,真没话说!”恒达社区居民李女士提起综治中心,语气里满是感慨。今年春天,她与楼上邻居因阳台渗水争执不下,社区接到反映后,当天就安排调解员上门,48 小时内便促成双方达成维修协议,把一场可能升级的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荷花园街道综治中心以解决居民急难愁盼为出发点,创新 “前台快响应、后台深处置” 模式,构建起诉求受理、分流、处置、反馈的完整闭环。中心开设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服务窗口,综治干部、司法所调解员、驻点律师组成专业团队,确保群众诉求 “有人接、有人管、有人办”。德政园社区居民戴女士曾因家庭矛盾闭门不出,是调解员带着热乎饭菜多次上门倾听,联合律师析法明理,最终帮她解开心结,事后她送来的 “为民解忧” 锦旗,成了这里最亮的风景。
(图为:德政园社区居民送锦旗)
依托“六统一四联动”机制(统一受理、分流、协调、督办、答复、回访,联动公安、司法、人社等部门)和“红黄绿”三色处置法,简单纠纷当天响应、复杂问题 3 天内启动调解,每个环节都明确时限与责任。“三三制工作法” 更让调解有了章法:当事人、调解员、法律顾问三方参与,经现场调解、联席调解、专家会诊三层递进,今年已成功化解家庭婚姻、物业纠纷等 29 起,成功率超 80%,群众满意度保持在 90% 以上,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
高效能治理平台:装上科技赋能的 “智慧脑”
在街道综治中心的“城市安全运行调度室”,一块实时跳动的大屏格外醒目。联合湖南电信打造的高效能治理平台,已接入 25 个智慧小区数据,“无感出入”记录人流变化,AI 摄像头追踪高空抛物轨迹,让安全隐患无所遁形。“以前靠人跑,现在靠数据跑,风险处置能提前一步。” 街道平安法制办主任指着屏幕介绍。
优航无人机的 “低空政务飞行” 更是成了民生服务的 “空中援手”。每周三次定期巡检辖区 28 栋高层建筑,汛期查积水点、冬季看冰棱隐患,遇到突发情况 10 分钟内即可抵达现场传回画面。今年汛期,无人机发现一处楼顶积水,社区迅速组织排水,避免了居民家中渗水;东方新城小区曾有砖块坠落,无人机半小时就排查出 3 处松动点,处置队 48 小时内全部加固完毕。
(图为:无人机执行巡检高空抛物工作)
科技赋能让治理效能实现质的飞跃:90% 以上的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被捕捉化解,复杂纠纷处置周期缩短 20% 以上。荷晏社区居民王师傅坦言:“现在社区里的事,不管是路灯不亮还是楼道堆物,反映上去很快就有回应,住得越来越舒心。”
多方联动:凝聚共建共治的 “向心力”
“坐在综治中心,10 分钟就对接上劳动监察专员。”被拖欠工资的周女士体验过“多方联动网”的便捷。街道打破部门壁垒,让法院 “移动法庭”每周三进驻窗口,派出所民警随时响应治安纠纷,律师协会的律师轮流坐班,连卫生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师也定期来“坐诊”,形成“矛盾有人调、困难有人帮、隐患有人管” 的治理生态。
(图为:荷花园街道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解决居民诉求)
这种“有事速办、难题联办”的联动模式,背后是“部门围着群众转”的协同机制。辖区单位湖南电信提供技术底座,优航无人机保障低空安全,各职能部门数据互通、行动同步,让群众 “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今年以来,通过多部门联席会解决的跨领域问题达 47 件,信访量实现零增长。
从无人机巡检的“空中视角” 到数据平台的“智慧中枢”,从综治中心的“温情调解” 到多方联动的“合力攻坚”,荷花园街道用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交织的治理实践,勾勒出基层治理的新图景。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让“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的愿景在长效治理中愈发清晰,让居民的幸福感在每一个细节里不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