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丨长沙市芙蓉区:“开门”问策治交通 解决出行“大难题”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8-18 15:23

“现在过马路踏实多了,路口警示灯闪得亮,志愿者还会提醒看信号。”家住长沙市芙蓉区荷花园街道的居民王娭毑的切身感受,正是以“开门”问策破解交通难题的生动注脚。曾几何时,这里的道路是居民眼中的“夺命路”,每年都有交通亡人事故发生,仅去年就有 3 起。而今年,街道通过广纳民智、汇聚民力的系统治理举措,实现了交通零亡人,用这份亮眼的 “平安答卷” 践行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理念。街道将开门教育 “为民办实事” 要求融入交通管理全流程,以倾听群众意见为出发点、接受群众监督为着力点、靶向施策为落脚点,构建起 “全周期、多维度、立体化” 的安全防控体系,为基层交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为让 “夺命路” 蜕变为 “平安道”,荷花园街道在基层治理中精准施策,以群众交通诉求为导向。“各部门数据互通后,隐患排查效率提升 40%。”街道成立交通安全管理专班,建立 “党政统揽、部门协同、社会参与” 格局,联合社区、交警等单位召开 12 次调度会,邀请群众代表列席,将 “路口视线差”“高峰期拥堵” 等问题摆上桌面,推动 23 项跨部门事项落地,让政策精准对接需求。

治理落地同样顺应民意,激活 “两站两员” 和社区志愿者力量,既延伸服务,又畅通监督。早晚高峰,56 名志愿者在 18 个重点路口劝导,配合交警查处违法,形成 “专业 + 基层” 联防体系。街道设意见箱、开监督热线,鼓励群众提意见。数据显示,联合执法后,辖区交通乱象同比降 58%,群众参与感和认可度持续提升。

图片1.png

社区志愿者在辖区主要干道开展安全劝导等服务

百姓痛点放心上

“从事故复盘到隐患整改,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群众参与。” 街道生环中心负责人说。街道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收集群众反映的交通隐患,联合交警锁定东二环团结路桥下等 6 处高风险点,“一隐患一方案” 整改,增设电子警示灯、隔离护栏等设施,短期内清零显性隐患,整改情况及时公示,让群众看得见成效。今年初,德政园社区接到居民反映,人民路芙蓉隧道与德政街口常有老人翻越栏杆横穿马路。社区当即联动交警加强巡查宣教,赶制安全提示标识,农历年前安装到位,还请居民代表现场查看微调。2025 年 5 月,又加装带 “云眼AI功能覆盖事件告警”摄像头,“技防 + 人防” 筑牢防线。

图片2.jpg

在高风险点,增设电子警示灯、隔离护栏等设施

针对夏季电动车闯红灯高发问题,街道通过居民微信群等渠道征求意见,优化 12 个路口信号灯配时,平峰期缩短等候 15—20 秒,配上震荡减速带等设施,相关路段事故率下降 60%。这种 “问需于民、施策为民” 的模式,正是开门教育 “问题导向” 的鲜活实践。

安全理念入人心

“学校讲、社区教、屏幕播,安全知识无处不在,而且讲的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长郡芙蓉中学学生小李说。街道构建 “全覆盖 + 精准化” 宣教体系,在宣教内容和形式上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交警进社区开展讲座 36 场,为老人、学生等群体定制 “防事故课堂”,187 个业主群实时推送安全提示,电子屏循环播放警示视频,今年累计覆盖群众 2.3 万人次。

针对 36 名多次违法者,街道采取 “交警 + 网格员” 上门宣教模式,用身边案例敲响警钟,整改率达 100%。同时,邀请群众对宣教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反馈调整宣教策略。这种 “常态宣传 + 靶向教育 + 群众评价” 的组合拳,让交通安全意识从 “知道” 变为 “做到”,推动违法行为同比下降 45%。

图片3.png

街道联合交警九中队开展宣教活动

如今,街道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 32%,从往年每年都有交通亡人事故、去年 3 起,到今年实现交通零亡人,群众满意度达 96%。从 “应急处置” 到 “常态防控” 的转变,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温度。荷花园街道的实践证明,只有将开门教育贯穿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靶向施策破解难题,才能让每条道路都成为平安通道,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写下生动注脚。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