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会同县坪村镇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内核驱动”,通过强堡垒、抓产业、优治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强堡垒、育头雁,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强化组织领导。持续深化辖区21个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增强工作实效。坚持季度党员大会、月支委会、半年一次党课,常态化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日””等活动,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优化阵地建设。整合现有的妇女儿童青年之家、道德讲堂、村民议事会等公共服务阵地,盘活老祠堂、老年服务活动中心、老凉亭等资源,持续完善更新乡村振兴设施,形成具有教育群众、服务群众职能作用的各类阵地。深化队伍建设。采取“选配一批、提升一批、优化一批”的方式持续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通过选配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党员群众到村任职;加大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富能力培训;加大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不断提升村干部推动乡村振兴能力。目前,在职的14名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为42.7岁,大中专以上学历10人。
优治理、聚合力,绘好乡村振兴“同心圆”
健全服务机制。全镇划分14个大片区,70名两委干部结对联系229个村民小组,围绕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力所能及提供服务,帮助解决(反映)群众各类问题及矛盾纠纷,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2025年以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53起,争取为民办实事项目3个共50余万元。强化制度体系。不断丰富村民自治实现形式,严格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建设,加强村务财务监督管理,真正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激发群众动力。依托党支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入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塑好淳朴民风。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据统计,今年以来各村(居)共开展活动28场,参加党员群众2800人次。
抓产业、促发展,铸强乡村振兴“新引擎”
产业链条聚力在支部上。由10个村党组织共同筹集资金,在集镇兴建1280㎡的红色积分超市,宣传推广会同特色优质农特产品,打造会同绿色农特产品品牌,助力“山品”出乡。2024年开业以来,超市的营业额已突破710万元,盈利50余万元,村集体分红30余万元。产业链条聚合在田坝上。立足产业发展,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集体统筹、农户参与”的联农带农模式,建立产业发展联合体,以红旗村为中心,联合坪村村、高村村等12个村,大力开展土地流转,融合发展“稻油轮作”产业,截至7月底,流转耕地4690余亩,村集体收益175.32万余元。产业链条聚焦文旅上。充分利用好共和国第一大将故里的人文资源优势,结合粟裕同志纪念馆、粟裕故居、“田野诗班”、红培基地等红色文旅资源,大力开发红色文旅产业,形成红色文化旅游+生态观光+研学实践+乡村旅游等复合型旅游模式,年接待游客达12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