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活力直接影响党组织的战斗力。近年来,醴陵市以教育培训提升党员素质、以多维载体助力作用发挥、以鲜明导向激发党员动力,培优建强党员队伍,让4.7万余名党员先锋活力持续迸发。
加强教育培训,为党员作用发挥“增能”。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激发党员活力的“总开关”,着力锻造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的党员队伍。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创新构建“中心组领学+支部跟学+党员自学”三级联动学习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创新教育载体。打造“理论课堂+实景教学+云端学习”立体教育矩阵,深入挖掘左权、李立三、耿飚等本地红色资源,把资源变成故事、把历史变成教材,让党性教育更具吸引力、穿透力。实施精准施教。开展党员教育“六大轮训计划”,实施农村党员乡村振兴、城市党员“基层善治”、机关党员“素质提升”、事业单位党员“履职赋能”、企业党员“助力发展”、新兴领域党员“思想引领”轮训计划,实现精准施教、全面覆盖。
创设多维载体,为党员作用发挥“架梯”。精心设计多元实践舞台,让党员在服务大局中亮身份、作贡献。闭环服务暖民心。建立“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全链条服务机制,推动志愿服务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让为民服务常态长效。基层治理当先锋。深入推行片组邻“三长制”,组织万余名党员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安全防护员、文明示范员、民主议事员,把先锋作用融入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分类设岗激活力。引导在职党员进社区、进小区解难题;发动流动党员反哺家乡献良策;在新兴领域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攻关小组,激励党员在科技创新前沿冲锋在前;为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推动其主动参与村级事务、志愿服务、矛盾化解,凝聚起党群同心同行的强大合力。
倡树鲜明导向,为党员作用发挥“引航”。健全激励保障体系,让党员干事有劲头、奉献有甜头、发展有奔头。考准考实明奖惩。用好民主评议党员“指挥棒”,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将其作为“两优一先”评选的重要依据;对长期不履职、不符合党员标准的,严格按程序处置,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典型引领树标杆。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树先进典型,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以“身边榜样”激发“群体效应”;鼓励党员敢于对网络负面言论发声亮剑,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醴陵声音,让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关怀帮扶暖人心。完善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在政治上多激励、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关心,用组织温暖激发党员归属感、荣誉感,让党员队伍更有凝聚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