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丨长沙市芙蓉区:开门议事解民忧 “三事分流”办实事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8-22 11:43

电梯安装进度慢?高压线悬挂有新隐患?邻里之间有纠纷?长沙市芙蓉区荷花园街道德政园社区以“庭院议事”为桥梁,将“群众呼声”作为治理方向,以“三事分流”机制为骨架,让小区治理从“闭门施策”转向“开门共治”,用一件件民生实事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的庄严承诺。

“三事分流”机制,即“大事共担、小事速办、个人事快调”,为庭院议事注入了精准化治理的动能,让每类诉求都能找到高效解决的路径。

大事共担,联动破题显担当

面对涉及多方协调的“大事”,社区始终坚持“开门纳谏、联合攻坚”。明心苑小区8栋1单元电梯安装期间,居民与加装电梯公司因施工和付款发生纠纷,居民发现轿厢迟迟未到位,久拖不决,出行不便的焦虑情绪在庭院议事会上集中反映。社区当即启动“大事共担”的流程,第一时间联系街道综治中心介入,通过街道综治中心、城管、芙蓉区住建局等相关部门联席会议约谈电梯公司,明确责任时限,于2025年8月8日轿厢安装到位。

微信图片_20250820194944_66_202.jpg

社区网格员与街道综治中心法律顾问一起深入小区协调处理电梯尾款纠纷

针对怡心苑小区污水管外漏影响环境的问题,议事会收集意见后,主动联动辖区人大代表实地调研,整合多方资源,不仅将外露污水管全部下地整改,还同步铺设花砖、补植绿化,让昔日的“痛点”变成了居民休闲的“亮点”。

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醉心苑小区一处高压线悬挂在空中,现正值高温天气,存在安全隐患。议事会紧急组织协商后,第一时间联系城北供电局,供电局迅速派出专班现场处置,第二天就消除了安全隐患。这些民生“大事”的解决,正是“开门教育”中“问需于民、问计于众”理念的生动实践。

小事速办,“微治理”温暖人心

楼道杂物、设施损坏等“小事”虽小,却直接关乎居民幸福感。此前荷花园南三片安置小区夜晚“摸黑”的问题,居民呼声急,通过议事会“小事速办”机制,短短一个星期,南三片6栋房屋新安装的10盏节能路灯点亮了居民回家路。

wps_doc_1.jpeg

正在南三片安置小区安装节能路灯。

醉心苑小区一居民为方便自家出行,私自向外延伸水泥台阶,影响了公共通道安全。庭院议事成员得知后,上门耐心调解,讲清公共利益与个人便利的边界,最终居民主动拆除了台阶。日常里,居民围坐庭院议事点讨论的楼道杂物清理、绿化维护、路灯不亮等问题,当场就能形成方案、分工落实,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庭院、矛盾就地化解”。

wps_doc_2.jpeg

居民主动拆除延伸台阶的现场。

个人事快调,化解矛盾促和谐

邻里间的漏水纠纷、噪音干扰等“个人事”,若处理不当易升级为“烦心事”。润心苑小区业主周女士因楼上漏水导致家中受损,索赔49800元,而楼上业主起初态度强硬,拒绝赔偿。矛盾一触即发之际,社区启动“个人事快调”,依托社区人民调解,精准发力、靶向施策,最后围绕赔偿项目与金额,经过近3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同意一次性赔偿周女士24800元,一场邻里纠纷被彻底化解。通过议事会搭建“家门口调解室”,居民之间许多摩擦都在平等沟通中消弭,让邻里关系更显和谐。

从“开门议事”倾听民声,到“三事分流”办好实事,德政园社区的庭院议事始终坚守“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无论是重大事务协商时的多方共商,还是日常小事处理中的民主表决,亦或是邻里矛盾纠纷的人民调解,都始终让居民成为核心主体。在一次次“为民办实事”的实践中,拉近了党群距离、凝聚了邻里温情,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精细化的鲜活注脚,让“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之花在庭院间绽放。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