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乡市青山桥镇将建强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精心谋划、系统推进,着力构建“选得准、育得强、用得好”的人才工作机制。通过畅渠道、搭平台、铺赛道激发动能,在引才聚智、精准滴灌、实战砺能上打出组合拳,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年轻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坚实力量。
畅通“源头活水”筑牢人才根基
乡情召唤贤能“归巢”。开展“青雁归巢”行动,多维度吸引在外贤能乡友返乡归巢。通过自荐、组级推荐等方式,重点锁定高校毕业生、技术骨干、企业负责人等群体,由村党组织书记一对一联络感召人才回流。2024年以来,全镇有十多名“归巢”乡友回镇进行农业种植、企业创办、担任村级后备力量。
育苗孵化同步推进。通过党员发展与后备力量培育相互促进,把发展党员的“育苗期”变成后备力量的“孵化期”。近年来,从党员队伍中发展了7名同志成为后备力量。
严格把关广纳英才。明确“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选拔导向,公开选拔9名村级后备力量到村跟班学习,后备力量由7人扩充至16人,29人纳入村级后备力量人才储备,分别来源于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伍军人等,实现人才储备充足,整体综合素质提升。
构建“炼金熔炉”,淬炼实战本领
双导师精准滴灌。明确联村领导及村级党总支书记作为帮带导师,加强对后备力量的综合培养,联村领导进行“政治能力”专项辅导,支部书记负责传授“治村法宝”。通过制定任务,明确领办产业项目、化解历史积案等量化任务,为每名后备力量量身定制发展方向。
搭建实践练兵平台。通过安排到重点岗位进行历练,将年轻干部和后备力量安排至防汛救灾、转移地灾户、处置险情等急难险重一线磨砺,在2025年宁乡防汛四级响应期间,他们坚守岗位、冲锋在前,彰显了担当本色。
开展全覆盖轮训。组织党员开展镇村两级冬春训,覆盖所有后备力量。通过集中授课和分村轮训,在政治铸魂、能力提升、廉洁纪律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学习。
铺设“成长赛道”,激发担当动能
述职展效亮答卷。建立机关干部定期述职制度,在干职工大会上,干部围绕网格走访、矛盾调解、政策宣讲等工作亮成绩、谈经验。2025年以来,20名干部走上讲台,既在“说”中锻炼了总结提炼能力,也在“干”中彰显了服务群众的实效,真正将工作成效写在群众心坎上。
汇聚青春智慧赋能发展。创新“青穗”工作机制,召开系列座谈会广纳“金点子”。青年干部围绕品牌打造、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献计献策,共收集建议数十条,凝练形成5份高质量“青穗提案”。目前,所有提案均已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正全力推动落实,切实将青年智慧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思想夜校提升工作效能。创新开办镇机关“夜校”—青山思享会,由年轻干部上台结合专业特长和工作实践进行分享。开课以来,10余期有关拍摄技巧、职务职级规划、AI助力公文写作的课程广受镇村干部欢迎,有效提升了镇村干部的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共同为全镇发展蓄能聚势。
常敲“廉洁警钟”,夯实清廉根基
帮助年轻干部扣好廉洁履职“第一粒扣子”,筑牢纪律教育防线,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
强化日常监管。建立“红脸出汗+靶向整改”机制,开展常态化提醒谈话,针对上下班考勤、会风会纪、干部作风等印发督查通报与提醒20期。
强化案例警示。常态化开展警示学习教育,针对村干部易发廉政风险点,开设“每日学纪”微专栏,内容聚焦村级微权力风险清单,推送“警示一句话”,累计学习有关规定78次。鼓励村级后备力量在“学习教育”中担任联络员,并讲授微党课,引导全体村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存戒惧、守底线。
强化执纪问责。组织开展各类暗访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亮剑”,重点查违规饮酒、作风自由散漫、规矩意识淡薄等问题。通过常态化的监管和强有力的执纪问责,干部“红线”意识明显增强。
青山桥镇打出“选育用管”组合拳,建强人才“蓄水池”,锤炼干事“真本领”,提振担当“新动能”,筑牢清廉“防火墙”。一支朝气蓬勃、能征善战的年轻干部队伍正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和基层治理的火热实践中淬火成钢,为青山桥镇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