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岳阳市岳阳楼区用档案规范管理的“针脚”、档案基础信息的“丝线”和档案业务审核的“绣工”,为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绣就了一幅“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管理精”的锦绣画卷。
下足“细心”功夫。“尽小者大,慎微者著”。管理干部人事档案是精细活,讲究的是从细微处着手,做到一丝不苟。材料收集如“穿针引线”。严格执行“日清日结”制度,对材料不齐、手续不全、内容涂改等六类问题材料坚决整改或退回,2025年共收集归档材料5250份,切实把好源头关。档案整理似“分丝析缕”。对今年来524卷晋升档案和179卷转隶档案做到“三应三尽”:应审尽审、应补尽补、应核尽核,同步补充完善缺失材料128份。档案保管若“精工刺绣”。建立完善《干部人事档案查借阅制度》等12项管理制度,明确“三龄两历一身份”审核、干部档案接收、档案材料移交等7个工作流程,今年共规范办理查借阅1105批次,复印摘抄档案材料3500余份,实现“零事故、零差错、零泄密”。
下足“精心”功夫。干部档案信息是档案工作的基石,是档案管理的“针线”,唯有精心管理才能确保信息精确精准。构建“三化”数据管理体系。实行电子化管理。建立全区干部人事电子档案,按照在职、退休、去世三类人员实施精准分类管理,实现纸质档案的精准定位与快速检索,建立全区科级干部电子名册,对1078名科级以上干部实行单位、民族、政治面貌等分类管理,实现一键查询“双面表”关键人事信息。实行动态化管理。建立“触发式”更新机制,今年来对2083名干部年度考核及奖惩信息“年度清”,对524名干部调整提拔信息“即时录”,对家庭信息“变动即报”,“三龄一历”信息即认定即更新。实行数字化管理。投入4.6万元,对库房、阅档室、办公室进行规范改造,向财政新增预算132万,增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对2083卷干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打造干部信息“数字身份证”。
下足“匠心”功夫。坚持“凡提必审、凡进必审、凡转必审”,推行“三严”审核标准体系。严格责任落实。按照“谁管理、谁把关,谁考察、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建立审核责任追溯机制,确保审核过程严谨、责任到人。严密审核流程。推行多部门联审机制,实行“查证、核验、研判、议定”四步工作法,确保档案审核认定精准,今年已完成700余人次档案审核。严肃问题处理。对存疑信息、涂改痕迹、涉嫌造假,重要材料缺失、重要信息组织认定不符合政策规定等问题“零容忍”,建立“问题发现—整改落实—回头看”闭环管理机制,今年以来发现并整改档案问题6人次,确保档案真实准确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