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市:下好换届“先手棋” 锻造过硬队伍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8-27 11:30

今年以来,祁阳市坚持提前谋划,及早布局,精心组织,不断做好村“两委”班子优化、后备力量储备、减负赋能强基,为有序推进换届选举奠定坚实基础。

谋划在前,着力夯实换届基础。祁阳市逐村开展调研,通过个别谈话、座谈会、现场抽查等方式,对村班子运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评定“好”等次114个,“中”等次329个,“弱(差)”等次104个,其中“差”等次55个。对评为“弱(差)”等次的村(社区)深入分析原因,由市级联点领导牵头,制定切实可行的整顿措施,按月跟踪调度,推动村级班子整体素质提升。动态调优补齐村(社区)干部队伍,每月摸底“两委”岗位空缺情况,空缺时间超过1个月的,列入“问题村”备案登记,实行周调度和跟踪管理,确保空缺时间不超过3个月。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与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谈话,驻村干部与各村党员、群众代表谈心谈话,特别对年龄较大、在换届中不可能继续留任的村干部,及时组织谈话交流,掌握思想动态。各镇(街道)成立了村级财务清查组,对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村级财务收支和集体资产处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清理清查,并对村(社区)组织成员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及时公布清查审计结果报告,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着力化解矛盾问题,认真落实《关于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工作提示》要求,深入排查、精准整顿、逐一销号,问题不解决不启动换届。尤其对那些选情复杂、矛盾突出的村,重点掌握、全程跟踪,着力清除影响换届的各种障碍,打好工作基础。

广纳贤才,优化后备力量结构。祁阳市把村党组织后备力量培养作为重点,建立健全市级领导包镇、镇(街道)班子成员包村的责任体系,确保换届后继有人。组织部门包业务指导,每个机关干部联系1至2个镇,每月到镇村实地指导1次,保障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充分。逐人画像,对村(社区)班子成员逐人“画像造册”,储备村级后备力量2119名,其中村主干后备力量934名。强化“育雏工程”,有计划地安排后备力量参与村务管理、基层治理等工作,纳入市镇两级党校等培训范畴,帮助弥补能力短板。安排有经验的乡镇干部、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与后备力量结对帮带,每季度至少联系指导1次,市级领导结对帮带优秀“90后”村党组织书记。建立村级后备力量“培养档案”,定期开展履职评估,针对后备力量个人发展变化等情况,适时进行访谈评估,对不适宜继续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培养的及时调整,保证培育一批成熟一批,成熟一批使用一批。认真做好人选准备,市委组织部在去年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基础上,逐村分析研判、研究明确换届意向人选,紧盯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空心化”问题村,下更大功夫培育储备,确保换届时有成熟可用人选。严格落实人选资格联审制度,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挡在门外。

多措并举,充分激发干事动能。祁阳市因地制宜探索出台两批次共25条减负赋能具体措施,制定村级组织“工作清单”,明确36个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的证明事项,明确主体责任事项52项,确保村级组织权责清晰,开展挂牌规范化“回头看”,清理各类村级挂牌5464块,统一配发功能室牌2815块,销毁不规范挂牌4363块。出台《村级财务管理办法》,统筹2亿元促村集体经济发展,建立经营性收入增长激励机制,2024年度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4195.18万元。推动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不断增长,统一购买“村干部意外险”,2025年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考核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19名,村(社区)“两委”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4名,拓宽成长渠道,不断激发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和活力。

(中共祁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陈海平)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