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县:用“光暖方程式”解码立德树人新路径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8-28 11:03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芷江一中,一群退休老教师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意。他们以银发人才工作站为依托,将毕生教育智慧转化为“红、黄、蓝、青、紫”五色能量,构建起独特的“光暖方程式”——思政铸魂、基因传承、辅导护航、资助托底、文明润校。

红因子:思政引领,启动育人“光核”

红色,是信仰与使命的象征,构成“光暖方程式”的动力内核。退休支部书记张长久以“领头雁”姿态,将党建与退休教师优势深度融合,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五老工作室”等,让60余名离退休人员成为学校“编外主力军”。他推动与在职党支部创新联动,带领支部斩获“全省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全省五十佳老党员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等省级荣誉,用“每天早操第一个到场”的坚守,诠释“离岗不离党”的忠诚。

银发工作站以“党建带关建”为指引,退休老党员、老教师主动扛起思政育人责任。围绕“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方针,2018年成立的“银龄护学”志愿服务队从33人壮大至65人,23名党员化身“红色旗帜”,带动学校立德树人、教学质量整体提升,让思政引领的“光核”持续释放能量,助力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黄因子:基因传承,点燃信仰“光焰”

黄色,寓意希望与传承,化作照亮信仰的光焰。志愿服务队组建青少年德育教育讲师团,张长久、杨晓康等老教师以“我的教育故事”为题开展师德宣讲,用三尺讲台的坚守传递榜样力量。

结合清明节、“五四”青年节等节点,团队常态化开展“传唱红色歌曲”“红色故事演讲”等活动,20余场党史国史宣讲、10余次隔代教育讲座如星火燎原。自2017年起编印的《芷江一中关工委工作简报》,成为师生学习英雄模范、涵养核心价值观的“口袋教材”,让红色基因如“金色光焰”,照亮学生信仰之路。

蓝因子:班级辅导,构建成长“光盾”

蓝色,代表守护与陪伴,筑成成长“光盾”。25名副高以上职称、1名特级教师组成的“银龄智库”,在张长久倡导的“个十百”工程(结对1个班、1名班主任,帮扶10名贫困生,结交100名学生)中各展所长。党员教师践行“四个一行动”,全国模范教师徐安玉为班主任作专题培训,省骨干教师彭宏权“一对一”疏导潜能生杨思,助其逆袭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志愿者开设的免费专科补习班、“师徒结对”带教计划,让年轻教师张艳辉快速成长为县级优秀班主任,18名青年教师、100余名学生在“银发传帮带”中受益,用专业护航实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青因子:爱心资助,撑起逐梦“光伞”

青色,蕴含坚韧与守护,化作逐梦“光伞”。面对边远乡村的困难学生,志愿者化身“撑伞人”:2022年春节,张长久带队用半个月走访10余个乡镇,行程1500多公里;累计筹资18万元,为100名学生争取“春蕾计划”“芒果V基金”等资助,99岁老教师的捐款、“六一”儿童节为乡村振兴结对村留守儿童送关爱等场景,成为最动人的温情注脚。受助学生杨思母亲残疾,在2万余元资助下圆了大学梦,正如她所说:“爷爷奶奶的爱,让我敢做梦、能圆梦。”

紫因子:文明传递,营造环境“光境”

紫色,象征文明与优雅,营造育人“光境”。疫情期间,5个志愿者小组坚守校园网格点,筑起防疫“防火墙”;日常三人一组的校园巡逻队,从早操纪律到寝室卫生全程督导。在交通路口疏导车辆、街头清扫垃圾的“银发身影”,让学校连续荣获“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全国零犯罪学校”等荣誉称号,文明新风如紫色光晕,浸润每个角落。

从“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到“清华大学2024年生源中学”,芷江一中的“光暖方程式”已交出亮眼答卷。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