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根”与“魂”,只有扎根实际、精准发力,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凤凰县紧扣“实”字诀,聚焦关键“点”,探索出一条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夯实“基础点”,让党建根基“实”起来。强化理论武装。全县国企将理论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让党性锤炼成为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为重要抓手,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通过集中研讨、专题辅导等形式,构建常态化、多维度的学习体系。2024年,全县国企党组织共开展300次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员在学习交流中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健全组织网络。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中“党组织设置与企业组织架构相匹配”要求,根据企业规模、党员数量及业务范围动态调整组织架构,确保生产经营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截至目前,全县16家国企共有党员390余人,党委3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25个,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融通人才资源。坚持“把方向、管大局”原则,推动企业党组织班子深度参与管理决策,同时,畅通国企与机关事业单位人才交流渠道。按照“择优选拔、转变身份”标准,从行政、事业单位选派10余名骨干干部到企业关键管理层任职,既充实了党务工作力量,又优化了经营管理团队结构。通过人才双向流动,健全公司法人治理架构,提升企业决策科学性和治理效能,实现党建引领与现代企业制度有机融合。
聚焦“融合点”,让党建作用“显”出来。压实党建责任。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经营目标考核体系,推行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企业绩效、干部任免重要参考。通过压实责任链条,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规范落实企业负责人综合绩效考核制度,以经营业绩为导向(指标占比提高至60%)引导企业回归生产经营,按照签订企业负责人年度综合绩效责任书的方式每年开展考核,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兑现企业负责人薪酬绩效奖惩,形成“党建引领业务、业务检验党建”的良性循环。点亮志愿红。国有企业390余名党员实现志愿服务全覆盖,积极投身旅游指引、抗险救灾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做实做优凤凰县党员志愿服务品牌,绘就国企担当的亮丽底色,充分展现凤凰县国企党员的时代风采和社会责任感。推进驻村帮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县国有企业党组织积极扛起帮扶责任,选派精干力量组建驻村工作队扎根基层。2024年以来,铭城集团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通过旅游资源帮扶模式,助力雄龙村开发老家宅景区,为当地村民解决30余个就业岗位,提供30余个景区摊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产业帮扶和平村销售雪茶1万斤,同时,聚焦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协助解决了饮用水供应、停车场建设等民生难题,让驻村帮扶既有产业发展的力度,又有民生温度。
打造“创新点”,让党建活力“涌”出来。规范企业决策流程。全县16家国企党组织严格落实“党建入章程”要求,在所有独立法人企业章程中明确了党组织的法定地位、职责权限、运行机制和基础保障,严格履行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前置程序,“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得到有效落实。建立监管制度体系。凤凰县创新建立“1+4+X”国企监管制度体系,通过出台《凤凰县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及规范监管总体方案》及国企人事、工资总额、绩效考核、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5项重要文件,并在此基础上,由县财政局进一步研究制定资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监管及企业负责人违纪薪酬扣减处罚及国有企业人员流动管理制度等补充办法,为县属国企监管提供了可操作性的依据,有效促进了国资国企的规范管理。同时,进一步加强落实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及相关监管制度,依规受理企业上报事项。2024年以来,全县完成国企重大事项审核审批或备案114项。赋能企业转型发展。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国企转型发展需求,围绕旅游综合、城乡运营等核心主业,推动企业新增旅游接驳、建筑施工、物业管理等具备资源优势的经营业务,成功打造享誉全国的“竹山乡居”特色品牌。2024年,县管企业营业收入较“十四五”初期实现翻番,经营实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