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丨浏阳市:“微光”照亮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9-02 15:51

晨雾未散,邻长们已躬身田间疏通淤堵的水圳;夜幕降临,党员群众还围坐在屋场话家长里短。这星星点点的“微光”,正是浏阳市永和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图景。2021年以来,永和镇打造“永和微光”党建品牌,以深入微宣讲、收集微民意、办好微实事等举措构建工作闭环,照亮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微宣讲”中凝共识

突破传统会议形式,永和镇将宣讲阵地设于樟树下、广场上、凉亭里、田间地头等场景。一场场屋场微光夜话生动开讲,五老红、红色小喇叭、青年干部三支宣讲团,依托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旧址等红色资源,以红色故事、身边案例、互动问答、方言快板等方式,将森林防火、医保政策等话题融入宣讲。

wechat_2025-08-27_153239_252.jpg

党员开展微宣讲。

宣讲阵地还扎根到群众的生活场景中。菊香村第一党支部书记熊振华将自家手机店打造成宣讲微平台,他承诺“群众在哪里,宣讲阵地就延伸到哪里!”老人来维修手机时,他顺带解答智能手机操作问题,演示养老认证流程,将理论与惠民政策巧妙地融入日常交流中。

据统计,全镇依托农家院落、街边店铺等生活化场所,年均开展活动260余场,覆盖超2万人次。这些活动如同温暖春风,推动理论宣讲从严肃的会场走向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现场,让党的理论深入人心。

“微民意”中解民忧

基层治理的关键,是要听见群众的声音。永和镇依托“片组邻”三长制,将全镇12个村(社区)科学划分为65个片、303个组,632名邻长如毛细血管般深入7637户家庭,实现服务网络全覆盖。党员、邻长则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民情收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wechat_2025-08-27_153323_908.jpg

永鑫社区在屋场微光夜话上收集民情诉求。

在具体实践中,民情收集呈现出两个鲜明特点:一是渠道多元化,既有传统的入户走访、屋场微光夜话,也有现代化的微信群、小程序;二是方式生活化,田间地头的闲聊、茶余饭后的交谈都成为收集民意的重要场景。

“村口广角镜老化严重,车辆拐弯时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路灯边的树上白蚁乱飞,不少居民连窗都不敢开”,对于村民反映的问题,党员、邻长们一一记录在民情工作本上。2021年以来,永和镇已通过“微民意”收集建议诉求3541条。正如村民吴大爷所说:“现在有问题不用跑远路,跟党员、邻长反映立马有人管!”

“微实事”中暖民心

民声落地必有痕,针对民意诉求,永和镇实行分类化解:简单问题即时办、遗留问题跟踪办、复杂问题组团办。石佳村养老中心屋顶破损,党员24小时内抢修完成;佳成村路灯不亮了,党支部承诺下半年实现全村亮化并全程督办;升平村稻田缺水,镇村联动调抽水机抗旱。

对于需要资金解决的“微民意”,镇党委连续五年赋予每名党员、邻长为民办实事经费,按照群众提议、支部牵头、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原则推进实施,聚焦安全隐患消除、基础设施完善、便民服务提升等方面,落地“微光工程”285项。

wechat_2025-08-27_153342_800.jpg

睦邻候车亭为等车的学生遮风挡雨。

五年来,“微光”持续照亮群众服务的“最后一米”:累计维修加装路灯1082盏,照亮群众回家路87公里;建设便民桥9座、风雨亭17座;修缮疏通水圳26公里,新建水坝4座,守护农田超5000亩,实现了以微实事撬动大民生。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