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县祖师殿镇通过“扶志、扶技、扶创业”三大核心措施,结合“创业之星评选、创业基地创建”两大平台,激发青年农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产业升级赋能乡村振兴,为家庭幸福、村民富裕、村组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三扶两创”行动如同春风化雨,走进了千家万户,走出了一条特色赋能之路。
强化组织引领,夯实发展根基。通过高位统筹推动,组建专项工作专班,建立每季度联席会议机制,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关工委主动作为、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将“三扶两创”工作深度融入镇党委年度工作计划与乡村振兴整体部署,坚持在党委会定期听取关工委专题汇报,聚焦活动场地建设、经费保障落实、部门协同联动等重点难点问题专题研究、靶向解决,今年以来,镇党委会已围绕关心下一代工作及“三扶两创”工作开展2次专题研究,为工作落地见效提供坚实保障。
聚焦主责主业,成效稳步提升。“扶志”铸魂,激发内生动力。依托“五老”报告团等力量,结合屋场会、院落会等,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形势政策、乡村振兴战略、法治教育等主题宣讲。今年来,组织宣讲3场次,覆盖青年农民650余人次。“扶技”强能,提升就业本领。联合镇农业服务中心、祖师殿讲习所、新文明实践所等,根据本地产业特色和青年需求,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以及农民大学生申报,今年来,已组织参加各类培训班3期,培训青年360人次,培训后就业创业率达95%以上,完成农民大学生5人次申报,组织在令吉冲村开展农产品直播销售12次。组织农技专家、“土专家”“田秀才”深入田间地头和种养基地,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实操演练16次,及时解决青年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扶创业”搭台,助力梦想启航。设立青年创业咨询服务窗口,联合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市监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人员,为有创业意愿的青年提供政策解读、项目论证、工商注册、贷款融资等咨询服务。积极为创业青年牵线搭桥,协助对接金融机构解决小额信贷需求,为黄桃、奈李、罗汉果、油茶等联系销售渠道,争取如仓储冷链等项目扶持资金。
选树价值标杆,凝聚奋斗力量。坚持将致富带头人培育作为产业振兴的核心抓手,以典型示范为引领,带动群众投身生产、增收致富,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推动个体示范带动。鲁家溪村“板凳硬汉”胡玉山便是生动典型,他虽身有残疾,但在镇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资源倾斜下,他成功筹措40余万元启动资金,创办“板凳硬汉”家具木器厂。该企业不仅为25名残疾人及脱贫户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更实现员工人均月增收2500元的亮眼成效。凭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与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突出贡献,胡玉山先后荣获“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最美扶贫人物”等多项省级荣誉,成为全镇产业振兴与励志奋斗的标杆人物。
强化帮扶载体建设。通过打造众创、雅玲小饰品加工2个帮扶车间,实现多重效益:一方面,精准解决在家照顾老人、小孩的闲余劳动力就业难题,让他们足不出村就能实现增收,推动“昔日牌友变今日工友”的积极转变;另一方面,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并辐射带动周边柳溪村、星光社区等5个村(居)500余人就近就业,形成“车间带动、辐射一片”的就业帮扶格局。
聚焦产业规模升级。持续赋能本土企业发展,以佑金桃业为例,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支持,其种植规模从最初的50亩扩展至1000余亩,主打产品黄桃远销广东大湾区;同时,在本地搭建农产品直销网点,将特色农副产品直供佛山等地区,打通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此外,积极鼓励企业拥抱数字化转型,协助其成功搭建“佑金优选”网络销售平台——不仅解决了42人就业问题,更有效破解本地农副产品滞销困境,通过线上渠道拓宽销路,切实带动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