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阳市雁峰区白沙洲街道白沙社区,两面鲜红的锦旗悄然诉说着党群同心的温暖故事。“三长高效办实事,排忧解难似亲人”“纾困解难办实事,情暖万家践初心”的烫金大字,既是居民对社区工作的真心点赞,更是白沙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践行“群众事无小事”理念的生动注脚。近年来,白沙社区党支部以党建为核心激活基层服务动能,以党员为骨干、邻长为纽带,把暖心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让社区成为居民信赖的“温暖港湾”。
织密三长服务网,民情诉求快响应
社区治理的活力在基层,效能在末梢。白沙社区党支部立足辖区实际,以组织建设为抓手,构建起上下贯通的高效服务网络。
在机制建设上,推深做实“1+3+N”工作体系——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引擎,串联片长、组长、邻长三级网格骨架,整合党员志愿者、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形成“党组织引领、三长主责、多方协同”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服务力量在一线“攥指成拳”。
在网格优化上,按“便于管理、利于服务”原则,将辖区科学划分为7个片区、17个小组、225个邻长单元。社区“两委”成员全部下沉任片长,居民骨干和党员担任组长、邻长,实现“每户有联系、每楼有骨干”,让党的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
在响应机制上,建立“民情收集—分级处置—跟踪反馈”闭环流程,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今年6月,衡变花园小区居民钟桂林突发重病,通过“片组邻长联系群”求助后,邻长李建辉3分钟内赶到急救,组长朱德伟第一时间协调120,党员志愿者全程护送就医,紧急救援高效完成。这样的快速响应已成常态,今年以来社区累计收集解决群众诉求90余件,红色网格真正成了民情传递的“直通车”。
激活党员先锋作用,爱心接力暖人心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白沙社区党支部始终把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作为关键,用爱心善举架起党群“连心桥”。
社区深入开展“亮身份、作表率”活动,推行“第一响应人”制度,支部委员带头结对困难群众,党员邻长常态化走访特殊群体,建立“红色帮扶清单”实行动态管理,让党员身影活跃在服务群众第一线。
7月初,居民常青之子确诊股骨恶性肿瘤,巨额治疗费让家庭陷入困境。社区党支部书记带头捐款,党员邻长线上线下联动,在物业群发倡议、在老年活动中心讲解、挨家挨户动员,短短几天80名党员和居民参与,8910元爱心款及时送到常青手中。今年以来,社区为残疾人廖进武捐款3000多元,为火灾受灾户刘细纯募集6000多元,各类帮扶资金累计达2.3万元,“一人有难、众人相帮”的暖流在社区涌动。
聚焦特殊群体,精准服务托幸福
老年人的笑脸,是社区幸福指数的“晴雨表”。针对辖区老龄化程度高的特点,白沙社区以精细化服务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社区创新推出“五心”为老服务法——真心走访知民情、耐心倾听解民惑、细心记录梳民需、贴心服务暖民心、恒心跟进办实事。“三长”定期入户,用脚步丈量民情,让380余名老年人感受“家门口的温暖”。
在关爱措施上,“三长”每月上门了解老人健康与需求,传达医保报销、老年补贴等政策,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代购药品、代缴水电费,定期探望独居老人。残疾人廖进武不仅收到爱心捐款,邻长们还定期帮他打扫卫生、检查电路,逢年过节送米油,让他“身有残障不孤单”。今年以来,已为老人解决生活难题38件,协助办理福利政策32项。
在文化生活上,依托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定期组织健康讲座、书法交流等活动12场次,360余人次老年人参与。从墨香四溢的书画桌到欢声笑语的活动室,老年人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找乐趣、凝情谊,晚年生活愈发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