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永县兰溪瑶族乡立足勾蓝瑶寨的自然风貌与文化底蕴,以“研学+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核心思路,通过深化政校企合作、搭建特色文化载体、活化民俗与非遗资源,将研学热度转化为产业发展势能,实现了客流集聚、产业升级、富民强村的多重突破,走出了一条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深耕资源禀赋,政企校协同筑牢研学根基。兰溪瑶族乡坐拥层叠山峦、飞檐翘角的石鼓登亭、红砖青瓦的明清民居等天然写生资源,更有非遗民俗、瑶族传统美食等文化瑰宝。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该乡一方面统筹建设勾蓝丹青研学写生基地,打造可容纳800人的综合研学空间,配套住宿、餐饮、多媒体教学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政校企协同,政府牵头完善景区基础设施、规划研学产业布局,基地则与多家高校及画室等达成合作,今年已承训20余家艺术院校和画室的学生开展实地创作与文化体验活动。截至目前,兰溪瑶族乡已接待研学旅游学生6万人次,预计全年接待总量将突破10万人次,稳定的研学客流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勾蓝丹青写生研学基地 )
丰富体验维度,建强载体延伸研学产业链条。为丰富研学活动内涵,该乡重点打造乡村美术馆与非遗技艺传承馆两大载体,延伸研学产业链条。乡村美术馆依托瑶寨明清民居改建,集中展示学生研学写生作品与瑶寨风物画作,既成为研学成果展示窗口,又吸引游客驻足,带动景区旅游热度提升;非遗技艺传承馆以“女书”文化为核心,设置文创展示区与体验区,学生可观摩、选购、制作“女书”文创产品,还能亲手体验瑶绣、扎染等非遗文化,更能体验搓制凉粉、制作梭子粑粑与灰水粑粑等瑶族传统美食。多元体验不仅提升了研学深度,更带动周边产业联动发展,小吃店、水吧、文创商店客流量显著增长,实现了“研学带动产业、产业反哺乡村”的良性循环。
(研学学生正在写生)
聚焦长效富民,活用民俗赋能乡村振兴发展。面对研学热潮的短期效应,该乡以活化民俗活动为抓手、以完善人才支撑为保障,着力将景区“瞬时流量”转化为产业“长效留量”。在民俗活化上,将“瑶寨洗泥节”与研学深度融合,设计“民俗研学专线”,让学生参与瑶家武术体验、打糍粑、打油茶、泥浆狂欢等环节,品尝瑶寨美食“洗泥宴”,沉浸式感受瑶族文化,同时吸引游客参与,带动民宿入住率达95%;瑶家腊肉、手工腐竹等农产品销售额增长。通过土地入股、房屋出租、节目表演等形式村集体经济增收110万余元。在长效发展上,该乡计划建设江永县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配套直播设备、住房保障、创业补贴与技能培训,吸引青年人才返乡投身研学、电商、文旅等产业,借助新媒体扩大江永研学文旅品牌影响力。通过民俗赋能与人才支撑双轮驱动,兰溪瑶族乡正全力打造湘南地区人才汇聚与乡村振兴示范高地,让研学文旅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
(研学学生正在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