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容县鲇鱼须镇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将建强村干部队伍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程,坚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着力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以“四个聚焦”为抓手,全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骨干力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聚焦“选优配强”,优化结构夯实根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将选优配强作为建强队伍的首要前提。严格准入标准。全面推行村干部员额管理和任职资格县镇联审制度,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廉洁关,从源头上确保队伍纯洁可靠、素质优良。拓宽来源渠道。大力实施“广进优备”行动,创新“挑、选、推、荐”多元选任模式。注重从致富带头人、治理能人、“土专家”“田秀才”、退伍军人、优秀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发掘人才,将敢担当、善作为、勤思考、有追求的乡村能人吸纳进村干部队伍。健全储备链条。构建“能人→‘头雁’党员→村级后备力量→村‘两委’成员→村党组织书记”梯次培养链。近年来,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力量98名,其中21名优秀后备力量已进入村“两委”班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整体功能显著增强。
聚焦“精准赋能”,铸魂提能增强本领。坚持把能力提升作为核心任务,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村干部队伍。建强培训主阵地。高标准推进镇党校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村干部初任培训、专题研修、定期轮训制度,构建以岗位培训为基础、导师帮带为支撑、学历提升为拓展的“一体两翼”能力提升体系。深化理论武装。依托“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打造“云端课堂”,精准推送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解读500余条,确保学习教育常态化、全覆盖。强化实战实训。紧扣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核心任务,精准对接村干部能力短板和履职需求。近年来,邀请农林水牧专家、业务骨干等,围绕基层党建创新、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治理效能等专题,举办靶向性、实战化培训班16期,累计培训1200余人次。拓宽视野格局。创新实施“跨域研学”计划,分批选派20余名优秀村干部赴浏阳、石首等先进地区对标学习,汲取新理念、新经验。鼓励自我提升,支持35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夯实知识根基。传承帮带经验。深化“导师帮带”制,选拔培养21名经验丰富的老支书、老骨干担任帮带导师,与新任村干部、后备力量结成32个帮带对子,“手把手”传授群众工作法、矛盾调解经、发展致富策,实现“真帮实带、强筋壮骨”。
聚焦“严管厚爱”,激励约束强化履职。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健全制度强规范,以制度管人、管事、促规范。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点制度,办点干部每月至少开展1次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发现苗头问题、纠正工作偏差。强化纪律约束,镇纪委定期开展廉政提醒和监督检查,近年来,对村“两委”干部开展廉政谈话120余人次,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聚焦“人尽其才”,动态管理树正导向。坚持“使用是最好的培养”,畅通渠道、激发活力,营造奋发有为的浓厚氛围。备用结合动态调。建立“备用结合、优进绌退”的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履职评估分析,确保后备力量“备而有质”,在任干部“用而有效”,对不胜任、不尽职的及时调整,实现能上能下。拓宽渠道重激励。积极搭建成长平台,大力推荐政治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符合条件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参与乡镇领导班子选拔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对一贯表现优秀的村干部,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人选。鲜明导向促担当。近年来,共推荐选拔1名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1名村党组织书记转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择优推荐62人次村干部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同时,根据考核和实际表现,动态调整村干部27人,其中择优选任村党组织书记6人。通过系列举措,有效树立了鲜明用人导向,极大激发了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
通过持续深化“四个聚焦”,鲇鱼须镇村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显著提升,在引领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中发挥了“主心骨”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