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湘乡市泉塘村坚持“党建引领、法治融入、民主协商、产业驱动、共建共享”的总思路,立足村情,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小切口、深融合”,在“八五”普法实践中,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法治建设与依法治理体系。
五级联动架构“主心骨”,夯实组织根基。泉塘村创新构建起“镇党委—村党总支—村党小组—网格党支部—党员先锋岗”五级联动组织架构。村党总支牵头制定法治乡村建设规划;村党小组进行政策宣讲以及矛盾摸排;网格党支部下沉至基层一线,将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巧妙嵌入网格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党员先锋岗则通过亮身份、以身作则,带头学法守法,积极参与调解工作,严格监督村务。凭借这一体系,泉塘村在土地流转、房屋拆迁、环境整治等工作过程中,高效化解了潜在的矛盾纠纷,实现了“零征收纠纷、零补偿争议、零矛盾上交”的“三零”和谐稳定局面。
党建激活阵地“新引擎”,厚植法治文化土壤。在村“两委”领导下,泉塘村精心打造“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法治教育学校”和两个“法治文化广场”,构建起立体化、沉浸式的法治文化宣传主阵地。定期邀请党校教师、法官、检察官等专业人士开设“法治课堂”,课程紧密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土地管理法、反诈等法律法规展开。同时,常态化举办法律咨询会、以案释法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集“休闲、学习、活动、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法治文化传播平台,将法治文化深度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村民的法治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党建点燃村民协商“助推器”,激发自治法治活力。在村党总支的引领下,泉塘村设立“议事堂”作为村民进行民主协商议事的固定平台。严格遵循“四议两公开”程序,针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如土地流转方案、集体收益分配等,积极组织村民代表、利益相关方、法律顾问等进行充分的协商讨论,确保决策过程公开透明、依法依规,成功协商解决了多起土地流转中的难点问题,真正实现了“众人事众人议”,极大地增强了决策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党建护航产业“动力源”,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动能。泉塘村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护航作用。在规范合作流程方面,村“两委”引入专业法律顾问,全程深度参与村集体与外部经营主体的合作谈判、合同起草与审查工作,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确保“莲鱼共养”、白玉丝瓜基地等项目合作合法合规、互利共赢。在保障农民权益方面,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过规范的土地租赁合同、劳务协议、收益分配协议等法律文件,切实保障农户的土地流转收益、务工收入和分红权益,有效盘活了闲置的农房土地资源,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显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