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沅江市直机关工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的殷切嘱托,奋力扛起“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使命任务,抓落实、强实干、重实效,为服务保障中心大局凝心聚力、赋能添彩。
始终扛牢政治责任,在深化组织变革中整体创优
加强顶层设计,激活“一池春水”。在学深悟透中铸牢忠诚之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始终坚持以上率下、支部联动、循迹溯源,不断感悟真理伟力、汲取奋进力量。在机制创新中夯实组织之基,持续破解“灯下黑”顽疾,全面提质“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建立市直机关工委联系指导支部机制,将单位与个人共7类对象的工作责任全面量化细化,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销账制落实,分层级列明125条党建工作职责,推动各级机关基层党组织“以单定责、照单履职、跟单问效”,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在融合发展中打造引领之旗,围绕服务大局、服务业务、服务群众目标,严格落实“联点单位进社区、在职党员进小区”工作,完成群众“微心愿”1600余个,解决民生实事125件。参与“强执行、抓落实”微视频拍摄,传播党建“好举措,好声音”。市检察院“4·10”专案临时党支部“让党徽在重大复杂案件办理中闪耀”获评全省检察机关第三批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典型事例。常态培优“1+6+N”机关党建品牌示范点19个,把机关党建优势转化为破解业务工作难题的有效武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助力共富示范中惠民利民
发挥引领效应,直抵“千门万户”。坚持标准,选派懂农爱农“生力军”。始终秉持“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基层经验丰富”的选派准则,按照“先定村、再定人”的原则,精准适配驻村人选,新一轮驻村帮扶全市50个后盾单位高标准选派40支驻村工作队。同时以日常评估、年度考核等为依据,实行动态调整,保持驻村干部队伍“素质高、干得好”。培训赋能,打造稳定帮扶 “铁队伍”。坚持把提升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创新运用信息化技术,拓展融合授课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现场观摩+分组研讨”“专家授课+交流学习+业务指导”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设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等重点特色课程。市级示范培训共计开设14批次,培训1000余人次。靶向发力,绘就为民服务“新画卷”。严格落实市级领导联点帮扶、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研指导、分管负责人驻点帮扶的工作责任体系,协调帮助联点村解决问题困难。2024年,全市61个后盾单位为48个驻点村引进扶持项目资金共计1262.07万元。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彰显担当
聚焦要素保障,激活“红色引擎”。将“党建链”嵌入“发展链”。市直各单位努力创新构建“民呼我应”工作体系,将机关党建置于中心大局中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锚定目标,找准机关党建服务保障中心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用“品牌化”推动“服务化”。深化党建品牌创建,以“窗口党旗红”创建为契机,全面推进政务服务管理效能,优化窗口设置,实现“一窗办多事”。从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出发,实行“1+8+N”综合窗口设置,共减少部门窗口35个,减少前台受理人员48名,企业群众办事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持续“四减一优”,全市26个窗口单位的361个高频事项累计减少审批环节1250个,减少送审材料560份,减少办理时间50%以上,各类审批服务事项整体提速70%以上。以“面对面”促进“心连心”。选派44名机关党员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一线把脉问诊,开展“以学礼赋能,促服务提质”行动,借力“省级标杆党组织”创建,提升党建引领力,品牌影响力。积极推动党建与经济发展高度融合,组织执法部门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倾听企业情况,了解困难、解决问题,全力参与企业纠纷调解,打造“最优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