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渌口区:为干部担当赋能,向经济发展聚力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9-04 15:36

近年来,株洲市渌口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将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一系列举措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实现干部成长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为建设“青春渌口创业新城”注入强大动力。

围绕发展聚思想、强引领,砥砺愿担当的初心。强化思想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通过举办专题读书班、研讨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全区干部深刻领悟新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邀请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题讲座20余场次,组织干部实地观摩时代华鑫、大唐华银、通用机场建设项目等区内产业发展先进典型和重大项目建设现场30余次,让干部在思想碰撞中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坚定担当作为的信心和决心。树牢正确导向。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出台《渌口区干部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将经济发展指标、项目建设成效、招商引资成果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权重,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反映干部工作实绩。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优先考虑在经济发展一线表现突出、担当作为的干部,一批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在全区树立了“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的鲜明导向,极大地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推进减负赋能。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简会议文件、规范清理挂牌、严格督查检查考核、全面启动乡镇履职事项清单工作,推动基层干部从“疲于应付”转向“实干担当”,为干事创业松绑减负、撑腰鼓劲。聚焦强基固本目标,推动政策、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向基层一线精准下沉,开展招录招考、举办村“两委”干部培训班、选派驻村工作队、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

聚焦发展练内功、提素质,锤炼善担当的能力。高规格施训蓄能。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根据干部岗位需求和能力短板,精准制定培训计划,开展针对性培训。区委书记定期与优秀年轻干部面对面座谈,全体区委常委轮流上台授课,帮助干部理清渌口发展“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提升干部的大局意识和战略思维。依托区委党校主阵地,举办领导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各类主体班次21期,培训干部2100余人次。积极选派干部参加上级调训和外出学习培训,拓宽干部视野,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实战化历练提能。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提升干部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行干部一线培养锻炼机制。围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量身打造“实战课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培训讲台“搬”进项目现场、基层一线,通过“现场教学+案例剖析+实操演练”的沉浸式教学,让学员在项目攻坚最前沿学策略、练本领。建立重点项目“一对一”帮扶机制,选派业务骨干组成项目服务专班,全程跟踪服务项目建设,帮助干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提升专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化培训赋能。区领导牵头组建低空经济、高分子新材料、人工智能、现代农业、农文旅融合等产业学习“兴趣小组”,分批分类开展专题培训,有效提升干部专业能力。激活部门单位抓专业化能力培训的内生动力,引导部门单位围绕干部能力弱项、知识短板,采取“领导干部上讲台”“业务股室轮流讲”等形式,常态化开展业务学习,经常性组织“比武练兵”活动,不断提升干部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

着眼发展卸包袱、撑腰杆,增强敢担当的底气。“示范带动”,让干部放下包袱勇敢闯。34名在职区领导主动担当作为,全员投身重大项目建设一线,示范领衔攻坚克难,以“头雁效应”激发全域发展活力。深入挖掘并选树锐意进取的“攻坚尖兵”,用身边典型凝聚奋进力量。全面推行“青蓝结对”导师帮带制,组织128名政治过硬、经验丰富的“业务老将”与年轻干部结对,通过“面对面”讲方法、“手把手”传经验,切实让全区干部学有榜样、行有方向、干有遵循。“撑腰鼓劲”,让干部甩开膀子向前冲。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切实加强对干部的关心关爱。坚决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深化容错纠错机制运用,为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干部澄清正名,对受处分干部暖心回访。建立健全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定期与干部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和生活状况,及时帮助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岗位工作的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心照顾,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安心工作。“预警监督”让干部遵规守纪安心干。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岗位干部开展廉政谈话、轮岗交流,堵塞制度漏洞,帮助干部守牢底线。坚持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机制,及时收集预警经商办企业、企业兼职等信息,推动提醒谈话、函询诫勉常态化,防止小问题变大错误。加强党内监督,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述职述廉等制度,强化对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加强群众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加强审计监督,对重大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确保资金安全、项目廉洁。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