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关键少数”的日常政治监督,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凤凰县委组织部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聚焦“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少数”,创新监督方式,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聚焦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线。强化理论武装,把稳政治方向。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2025年组织中青班、科干班、新提拔科级干部、驻村工作队等进行全覆盖轮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开展警示教育,筑牢廉洁防线。建立健全常态化警示教育机制,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全县警示教育大会2次,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进一步让领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加强谈心谈话,及时提醒纠偏。对全县新提拔的科级干部开展任前谈心谈话全覆盖;联合县纪委县监委对县直部门和乡镇“一把手”开展集体廉政谈话。通过思想引导、责任传导、风险预警,让领导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为凤凰县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
聚焦考核评价,树立正确导向。完善考核指标,突出政治标准。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政治建设考察考核机制,主要考核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等情况,排查是否存在“七个有之”等问题,对“关键少数”进行精准“政治画像”。优化考核方式,考准政治表现。建立“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相结合的全方位考核机制。日常考核重点了解“关键少数”在重大任务、关键时刻的表现;年度考核突出政治素质、高质量发展政绩、党建工作实效等内容;专项考核围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开展。广泛听取上级、同级、下级和服务对象的意见,为精准评价干部提供重要参考。强化结果运用,树立鲜明导向。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等直接挂钩。对政治坚定、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2025年以来,根据考核结果提拔和进一步使用政治过硬、业绩突出的干部51名。
聚焦日常管理,织密监督网络。严格组织生活,强化党性锻炼。印发《民主生活会督导工作提示》,要求“关键少数”带头参加组织生活会,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紧盯关键环节,规范权力运行。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关键领域,加强对“关键少数”用权行为的监督约束。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建立健全组织监督与纪检监督、审计监督、巡察监督等贯通协调机制,不定期召开监督联席会议,共享监督信息。2025年对县医疗保障局、茶田镇、新场镇的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县委开展第七、第八轮常规巡察。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