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古丈县始终坚持把政治素质考察贯穿干部工作全过程,将其作为识别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通过把准考察重点、改进考察方式、用好考察结果,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为干部“政治体检”“写实画像”,全力打造政治忠诚、能力过硬、清正廉洁且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
把准考察重点,用“显微镜”锚定核心内容。坚持将政治标准置于首位,杜绝考核要素虚化、异化、泛化。差异化设指标。根据单位性质、干部层级、身份岗位的实际差异,差异化设置考察内容与评价指标,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5个核心方面,结合正负面清单让政治标准具体化、可感知、有界定、能评判。实践中验成果。坚持“考人”与“考事”并重,注重在实践中检验干部政治表现。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中,检验干部对党忠诚的立场方向;从县域治理、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招商引资等日常工作,以及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抢险救灾、重大风险化解等重大任务中,考察干部的政治担当与能力;从遵规守纪、廉洁奉公方面,识别干部的政治自律。全流程建档案。截至目前,已结合州委政法系统巡察、十三届县委第七轮巡察,完成县人大、县政协、县委办等8个单位政治建设考察,全面完成8个单位常态化政治素质考察和班子运行情况调研,并建立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对干部政治表现全程跟踪纪实。
改进考察方式,用“放大镜”精准识别干部。注重全过程、全时段收集信息,推动考察方式从“单一”向“多维”转变,统筹正向与反向结合。多维手段统筹用。依托大组工网建立“干部成长档案”,采集干部学历、人事、实绩、考核评价、征求意见等信息,综合分析研判;另一方面,综合运用民主测评、考察谈话、查阅资料、实地核查、日常了解、调研谈话、分析研判、核实甄别等手段,坚持查阅资料与实地考察结合、个别谈话与民意调查结合,在工作岗位、基层干部、群众口碑中掌握鲜活情况,近距离了解干部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的表现。特殊情况重点查。对人口小县机构改革变动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多、领导班子运行不畅、群众反映大及承担重点工作的县直单位,抽调纪委监委、组织、审计等单位业务骨干蹲点调研;配合机构改革纵深推进,对涉改单位干部开展谈心谈话160余人次。规范流程保公正。严格执行全程纪实制度,落实民主推荐、预审报备、考察预告、任前公示、任职试用期等规定,畅通群众知情和反映问题渠道,增强考察广度与深度。目前,已完成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残疾人联合会等4家单位5名负责人经责审计。
用好考察结果,用“望远镜”树立鲜明导向。将政治素质考察结果深度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教育培养和班子建设中,树立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选人用人导向。选拔任用重实绩。优先提拔使用政治立场坚定、敢于担当作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对政治表现不合格者“一票否决”,对“伪忠诚”“两面人”坚决不用、已在领导岗位的果断调整。今年来,提拔和进一步使用25名在乡村振兴、信访维稳、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晋升职级74名政治过硬、业务突出的干部。监督整改抓长效。针对考察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共性问题及明显问题、不良苗头,通过谈心谈话、约谈提醒、动态化监督、常态化管理等方式处理,让领导干部“红红脸”“出出汗”。督促相关单位和个人针对“政治体检”问题整改,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培养解决政治素质淬炼不足问题,选派到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炼解决政治能力锻炼不够问题。今年来,先后对550余名干部调训;对履职不力、担当作为劲头不足的党员干部进行提醒谈话或诫勉谈话,在全县营造出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教育培养明方向。结合考察结果精准制定干部教育培养计划,对政治素质过硬但业务能力有待提升的干部,针对性安排专业技能培训、跨领域轮岗锻炼,补齐能力短板;对政治素养潜力大但实践经验不足的年轻干部,选派至基层一线、重点项目岗位跟班学习,在实战中锤炼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