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后备力量“跟岗”为村级换届蓄力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9-09 15:07

今年以来,醴陵市着眼新一轮村级组织换届和乡村长远发展,针对“换届时急用现找、上岗后水土不服”等难题,创新推行“村级后备力量跟岗制”,搭建后备人才“早压担子、早接地气、早练本领”实战平台,为新一轮村级换届赋能蓄力。

严选精育,充盈后备力量“蓄水池”。坚持把源头储备和系统培养作为关键基础,着力构建环环相扣、递进成长的跟岗链条。广纳贤才严把关。通过“三荐三审”机制,即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村级初审、镇级联审、市级备案,重点从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建立负面清单,严把政治关、能力关、品行关,动态储备优秀人才。目前,全市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384人、“两委”成员后备606人。因岗定人精准育。立足村级发展需要和后备力量特长,精准设置财务治理、矛盾调解、产业发展等实践岗位,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健全“市级示范培训、镇街专题培训、村社实战锻炼”三级链条化培养机制,实施常态化精准滴灌,全面助力后备力量成长成才。导师帮带传薪火。建立“1+1”帮带导师制,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由联村镇街党政班子成员担任导师,村“两委”后备力量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导师,帮带周期6个月。推行同走访农户、同处理矛盾、同推进项目的“三同工作法”,导师“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传经验、“实打实”解难题,加速能力提升。

实战历练,按下能力提升“快捷键”。积极创设多样化实践场景,让后备力量“真参与、实操作、练真功”,确保后备力量“备而能用、用即顶用”。参与决策拓视野。明确要求跟岗干部有选择地列席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重要会议,参与村级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建设、集体“三资”管理等事项的讨论决策,全面了解村级事务运转规则,提升宏观思维和议事决策能力。一线攻坚强筋骨。将后备力量推向产业发展、矛盾化解、应急处突最前沿。在项目协调、隐患排查、难题破解中冲锋在前,让他们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锤炼担当铁肩。服务群众固根基。结合片组邻“三长制”,安排跟岗干部常态化走访联系群众,担任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安全防护员、文明示范员、民主议事员“五员”角色。通过包片联户、代办服务、文明实践等活动,推动后备力量对村情民情更熟、对工作流程更清、对群众感情更深,提升做群众工作的看家本领。

跟踪管理,畅通能上能下“双行道”。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考核评价与管理激励机制,确保跟岗锻炼不流于形式、取得实效。全程纪实动态管。反对形式主义考核,坚持以实干实绩和群众口碑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建立以实绩清单和群众评价为核心的《跟岗成效评估表》,重点记录参与重点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和群众反馈情况。村党组织和导师定期评估反馈,情况明晰、问题速纠。精准画像优结构。采取“村级考核+乡镇研判”模式,动态扫描、精准画像。坚持“优进绌退”,对后备力量进行动态分析,及时调整不胜任的26名后备力量,将新发现的73名优秀人员按程序补充入库。备用结合激活力。紧密衔接换届需求,对在产业发展、安全生产、项目推动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优秀、作用突出的后备力量,在村“两委”补充调整时优先使用,2025年已动态补选村书记3人、其他村干部2人。同步在党员发展、推选“两代表一委员”时倾斜,树牢“有为者有位”导向,让后备力量干有舞台、干有奔头。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