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远县紧扣“人才强县”战略目标,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民生改善”三大主战场,创新构建“农业+科技+教医”三维联动的人才服务体系,推动各领域人才资源下沉一线、定向输智,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乡村振兴,农业人才“强支撑”
组团服务解难题。通过组织自有人才资源或省市县科技特派员人才资源,转变传统的“一对一”帮扶模式,实行团队式帮扶,形成全链条服务,对全县422个行政村实现农业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建成农业产学研基地24个,服务农村企业和合作社150个,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90余项。
精准培训提技能。率先推广“技术培训+田间教学”融合模式,开展九嶷山兔、油茶、柑橘、葡萄、肉牛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广大农村党员、种植大户及群众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掌握增收致富真本领,提升掌握农村实用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全年开展各类培训和指导60余次,培训人员1.2万余人。
电商赋能拓销路。创新“农技服务团+村播带货”服务模式,构建“新农人培育+供应链整合+流量带货”的村播营销新体系。已累计开展“村播带货”新媒体实用技能培训60余场,培训人数超过3000人,建成5个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培育2家“直播+”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大力促进了宁远血鸭、宁远茶油、康德佳花茶、九嶷山兔等农产品外销。
聚力产业升级,科技人才“添动能”
智库引领促转型。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为指导,聚焦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参与编制《葡萄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之“阳光玫瑰”肥水一体化管理技术标准》《“金丝皇菊”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协助编制《2023-2025宁远县创新型县建设实施方案》,为做大做强县域优势特色产业提供了“智力”支撑。
校地合作强转化。在湖南农大与县政府签订县校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科技专家与重点产业建立了更为紧密的帮扶关系,鼓励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完成“基于快速加工刺葡萄粉的生产设备及加工方法”“一种适用于观光农业的分体调节式果蔬篮”“一种植物油澄清设备”等科技成果登记3项;突破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1项(高粱种子高像素色选机改良技术)、开发新产品1项(油茶籽油新产品)。
培育主体增活力。在县科技专家服务团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近年来,共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总量达70家,成功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星创空间1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星创空间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全县产业创新能级不断跃升。
聚情民生改善,教医人才“筑福祉”
科学配置补短板。按照“按需分配、重点倾斜”的原则,将近年来新引进和柔性引进的高学历教育、医疗人才,按需分配到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医疗机构和县一中、县二中、县三中等重点中学,为全县教育医疗领域补充了中坚力量,有效带动了全县教育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组团服务提质效。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选派100人,组建教育、医卫等10个人才小分队,持续开展“五帮五送”活动,组织开展“爱心助考·为梦护航”主题党日活动,获益学生800人次。邀请清华大学、国防科大等重点大学的优秀学子开展“学长来了·大学畅想季”备考经验及大学生涯分享会,激发了在场1000余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
带教传承强梯队。创新组建12个“宁远县名师工作室”,李苏芳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在全市名师工作室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等次第一名。培养湖南省基层名中医1名,市级名中医2名,打造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与多家上级医院达成紧密型医共体合作协议。提升了全县整体的教育医疗基础,使全县门诊量、升学率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