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县:精准考核树导向 科学赋能激活力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9-03 16:25

考核是发展的“风向标”,更是实干的“指挥棒”。近年来,湖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以“精准化、科学化、实效化”为主线,系统推进考核体系改革。双牌县通过做“减法”为基层松绑减负,做“加法”为实干赋能增效,以考核之变激发治理之能,让高质量发展动力更足、成色更优。

精准施策:指标“瘦身”换实效,轻装上阵抓发展

“过去考核像‘摊大饼’,950项指标压得人喘不过气;现在聚焦100项核心指标,终于能沉下心抓产业、惠民生。”双牌县一名乡镇党委书记的感慨,折射出考核改革的深刻变化。

总量控制,突出核心导向

全省严格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对考核事项开展“大起底”。双牌县率先破局,2024年将乡镇考核指标从950项精简至100项,减幅达87.7%;2025年进一步优化至88项,较上年再减14%。县直部门考核事项同步“瘦身”,从42项压减至18项,精简率57%,从源头上阻断“多头考核、层层加码”路径。

合并同类,实现“一考多用”

推行“一部门一考核、同类事项合并考”模式,将分散考核整合为“综合体检”。如双牌县将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考核”、人社局“就业帮扶考核”等5项专项考核,合并为“民生保障”综合性考核,基层迎考频次减少60%以上。这种“打包考核”机制,让干部从“应付检查”转向“专注实干”。

科学赋能:去痕重效转方式,实绩导向树新风

“现在考核不看台账厚度,只问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基层干部的普遍感受,印证了湖南考核方式的深刻转型。

流程再造,提升考核效能

按照推广“统一时间、一支队伍、一次完成”考核模式,将县管领导班子考核与政治建设考察、“知事识人”调研等统筹推进,避免重复谈话、多头汇报。明确乡镇实地考核不超过1天,县直单位仅需半天,时间压缩50%以上。同时建立“数据直采”机制,相同数据只采集一次,被考核单位仅需提交《加扣分统计表》及佐证材料,彻底告别“报表海洋”。

实绩为先,破除形式主义

坚决剔除“会议记录、领导讲话”等形式化指标,将“实绩数据类”指标占比提升至85%以上,让“干得好”的单位凭实绩得高分。严格执行“考核不得搭车调研督导”“严禁计划外考核”等规定,2024年以来,双牌县未发现“以调研名义行考核之实”等变相考核问题。

激励导向:考用结合促担当,实干者得实惠

“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干部调整、资源分配直接挂钩,这样的‘指挥棒’才有力量!”双牌坚持“考是基础、用是关键”,将考核结果深度嵌入干部成长链,形成“实干者得实惠、有为者有奖赏”的良性循环。

精准识别,树立鲜明导向

在领导班子考核中,既评定“表现优秀”干部,也识别“表现较弱”干部;对中层正职、年轻干部分类评定优秀人员。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交流调整“重要依据”,对连续两年考核优秀者优先推荐晋升职级,对考核靠后者及时谈话提醒。双牌县根据2024年考核结果,提拔重用“担当作为”干部20名,调整“不适岗不适任”干部5名,释放出“能者上、庸者下”的强烈信号。

量化奖惩,激发内生动力

建立考核加减分量化标准,明确“获省级表彰加0.5分、市级表彰加0.2分”,对因工作失误导致上级考核扣分的酌情追责。同时,将考核结果与资源分配挂钩,对考核优秀单位优先安排评优名额。双牌县通过“实绩导向”考核,推动干部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2024年全县新增省级以上表彰事项18项,较上年增长40%。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