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桃江县修山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强执行 抓落实”的工作要求,锚定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奋斗目标,着力打造以资江·修山“小洱海”旅游项目区为基础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品牌,取得一定成效。今年7月,修山镇人民政府集体获评益阳市“强执行 抓落实”先锋奖。
聚焦发展大局,先锋激发执行动力。该镇从健全党建引领工作机制入手,按照上级党委关于加强“联村共建”的工作要求,结合地域实际率先成立羞女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片区党委,制定实施了《党委议事规则》,坚持执行“一周一碰头、一月一联动”“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将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上级党委、政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理念、新政策的宣传普及,纳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融入“三长制”工作;设立党员示范岗,强化组织保障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将高质量基层党建转化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劲动力。全镇组建了14支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600余名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河道清理、交通疏导、环境整治、秩序维护等工作中,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10余次,成为活跃在乡村发展最前线、最可靠的先锋力量。
聚焦环境优化,努力建设和美乡村。该镇始终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机制,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党政领导为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成员的“联管联护联建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相关工作调度会议,制定《修山镇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联管联护联建”责任清单》。特别在全市旅发大会筹备期间,莲盆嘴、修山、舒塘、月明山等村(社区)的骨干党员、环保志愿者带头开展义务劳动,积极配合“资江十里画廊”建设,新建微景观小品18处,打造“六个一”特色菜园60余处;拆除和清理违章建筑、违规标识40余处,在切实“减存量”的同时,实现了新增违建“零发生”的目标要求。同时精心打造了印第安大草帽运营中心、集装箱营地、“多巴胺house”、湿地小森林等一批网红打卡点,高质量完成了游船码头建设和民居立面美化工程。这些举措不仅扮靓了环境,更优化了游客体验。
聚焦融合发展,文化赋能产业振兴。依托党建核心作用,该镇在人才队伍建设、优势资源转化、特色产业培育上持续发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开辟文化赋能产业振兴新路径。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岗”作用,深耕“旅游+传统农业”,激活农旅新业态。立足本镇保存完好的农耕文化和独特的乡村风情,在明灯山农耕文化园精心打造集观光度假、康养休闲、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农旅融合体验区,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机。设立“党员传承示范项目”,赋能“旅游+非遗文化”,打造文旅新名片。深度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将“修山面”“印子粑粑”“凤山石砚”等特色农产品和非遗文化元素,创新融入旅游产品开发。培育优秀党员人才,探索“旅游+现代科技”,构建智慧新体验。打造了以智慧旅游平台为核心,微信小程序、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为支撑的“镇长带你看修山”宣传服务矩阵,为游客提供更便捷、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旅游服务体验,有效扩大了修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