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姐捐赠土鸡蛋30枚,肖大哥送来一背篓自家种的冬瓜……”一页页密密麻麻的捐赠记录,不仅见证着村民们的暖心善举,更折射出沅陵县凉水井镇张家坪村以党建引领农村养老服务的温暖实践。
张家坪村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农村养老服务痛点,积极探索“党建+养老服务”新模式,通过盘活资源、优化供给、拓展功能,创新建立老年助餐服务点,有效破解老年人“吃饭难”问题,走出了一条可持续、有温度、见实效的农村养老新路径。
支部牵头破难题,筑牢暖心主阵地
村党支部坚持办实事、求实效,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盘活闲置村舍资源,从厨房改造到用餐环境营造,严格围绕老人需求进行规划,控制改造与运营成本,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为保障饭菜安全营养,支部充分发挥片组邻“三长”作用,组织片长、组长、邻长深入开展走访摸排,全村60岁以上老年人共235人。同时,根据摸排到的老年人饮食习惯与健康需求,按季节制定荤素均衡、软烂适宜、低盐低糖的营养食谱。同时,建立“餐前核对、餐后跟进”服务机制,餐前核对预约情况,对未就餐老人及时电话联系或上门查看;如老人因身体原因无法到点就餐,立即安排送餐上门,并同步告知其子女,既解决了老人吃饭问题,也织起一张无形的“关爱网”。
多方协同降成本,精准施策惠民生
村党支部构建“政府补贴兜底、社会捐赠助力、个人适度付费”的多元成本分担机制。积极对接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争取捐赠,将善款物资精准用于食材采购、设施维护等环节,减轻运营压力,截至目前,已收到捐款4万余元,大米2200斤、油320斤、蔬菜2000斤、水果250斤。同时,实行“分档定价、精准惠民”,区别不同年龄和经济条件,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及五保户免费就餐;70岁以上空巢老人每餐5元;70岁以下有需求村民每餐10元,最大限度减轻老人经济负担,扩大助餐服务覆盖范围。村党支部委员主动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定期发布助餐点实况,展现老人就餐、休闲、义诊等场景,既让在外子女放心,也以透明公开赢得社会信任,吸引更多爱心力量参与,并借助评论区反馈持续优化服务。目前助餐点日均服务超过50人次。
张家坪村老人在助餐服务点准备就餐
延伸服务强保障,全面关怀暖民心
张家坪村老年助餐点以“一餐热饭”为切入点,延伸打造“一站式”综合民生服务空间。在村党支部统筹下,助餐点同步配套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内设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设施,满足老年人休闲社交需求,饭后可下棋聊天、读书看报、观看节目,既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有效缓解了空巢老人的孤独感。村党支部推行积分制度,鼓励老人参与洗菜、打饭等力所能及劳动换取积分,年终可兑换餐票,增强老人参与感,形成互助良性循环。
张家坪村老人在助餐服务点劳动赚取积分
同时,助餐点定期联动乡镇卫生院、爱心医疗团队开展义诊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血压测量、健康咨询、慢性病指导等医疗帮助,切实解决农村老人“看病远、咨询难”问题。日常服务中,工作人员细心观察老人进食状态和精神面貌,发现异常及时提醒健康检查,并协助联系子女安排就医,把健康关怀融入细微处。
这种“助餐+医疗+亲情联结+线上互动”的多元服务模式,既解决了老人“舌尖上的需求”,又回应了健康保障、精神慰藉、亲情沟通等深层需求,真正实现“一餐热饭暖身,多重关怀暖心”,进一步拉近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让民生服务既有温度,更有广度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