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丨绥宁县:“院落会”开在家门口 群众“愁心事”纾到“心坎上”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9-11 11:30

“蓄水池管子漏了大半个月,严重影响日常用水,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合作社的红提挂在枝头卖不动,价钱也上不去,这可咋办?”“秋季天干物燥,房屋和森林防火得早点管起来啊!”近日,在绥宁县东山侗族乡的鼓楼前、晒谷场上、大院落里,一场场“院落会”正热热闹闹开起来。村民们搬来小板凳,随意围坐成一圈圈“同心圆”,你一言我一语,把藏在心里的“急难愁盼”摆到了“院落议事桌”上。

wechat_2025-09-10_163201_682.jpg

会场里没有高高在上的主席台,党员干部们搬着小板凳,和村民们肩并肩坐在一起,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百姓呼声”。双门村10组村民黄大爷刚说完蓄水池漏水的烦心事,乡里相关工作人员就当场立下“军令状”“6天内技术员进场,两个月内完工,保障大家的饮水安全和日常用水需求!”;红提合作社负责人愁红了脸,乡党建办干部立刻掏出手机拨通电话,帮合作社和湖南鑫荣懋、楚湘正诚等企业沟通、协商,拓宽红提销售渠道,还立马请来电商讲师,手把手教村民开直播、做推广,“让红提从枝头‘跳’上屏幕,卖出好价钱”;横坡村的村民刚念叨完防火,几天后,一场“侗歌快板防火课”就热热闹闹开演了,20余名“准消防员”在演练中学会了灭火器使用,防火知识编成“咚咚锵”的侗歌快板,跟着芦笙调子飘进了家家户户。横坡村的防火“侗歌快板”余音未落,一支由片组邻“三长”组成的宣传小队紧接着行动起来,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与村民面对面讲解柴火规范堆放、燃气安全使用等知识,引导大家开展日常防火自查,教村民如何使用灭火器、怎样火场逃生,让防火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成了人人会用的“护身符”。

从“隔层纸”到“连心桥”,会场搬进了群众“心窝窝”。东山侗族乡地处湘黔边界,山高路远村落散,民族群众聚居。以往,政策传达“像隔了层油纸,看得见摸不着”,群众诉求“要绕三四个弯才能到干部耳朵里”。2025年起,乡里把“院落会”当成联系群众的“金钥匙”,不搞“一刀切”的“会场模式”,各村把会场选在鼓楼边、晒谷场、文化广场这些村民“抬脚就到、常聚常聊”的地方,党员干部用“大白话”拉家常、讲政策、解难题,让“会上说的”句句都是“群众想的”,“实际做的”件件都是“群众盼的”。今年以来,党员干部通过“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为群众解决饮水、住房、住院等急难愁盼问题32件。

“以前办事得往乡里跑三五趟,现在干部主动到院子里‘蹲点’听我们说,问题当场就有回音!”阳溪村村民吴香梅掰着指头笑着算变化。这变化背后,藏着“院落会”实打实的“运作秘籍”,每场“院落会”会前3天,党员干部、片组邻“三长”提前“敲门入户”,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并把饮水、道路、养老、产业发展等问题一一记成“需求清单”;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接单”,能当场解决的,当场“画押”定方案、明时限;暂时解决不了的,登记成“问题督办清单”,由专班“挂图作战”跟踪推进。

小会场连着大民生。东山侗族乡通过48场“院落会”,收集村民诉求156条,解决了饮水管网改造、通组路修补、留守老人助餐等民生问题132件,剩余24件全部纳入月度督办计划,明确了“谁来办、怎么办、何时办”。从“需求清单”到“问题督办清单”,再到“办结反馈单”,三张清单闭环管理,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院落会’不只是倾听群众诉求的‘连心桥’,更是干部下沉一线‘练真功’的‘练兵场’。”东山侗族乡党委书记喻建军说。下一步,乡党委将把“院落会”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乡村振兴战略等拧成“一股绳”,既全力解决群众的“眼前忧”,更科学谋划产业发展的“长远路”,让鼓楼前的笑声更甜,晒谷场的收成更丰,侗族村寨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群众的心里越来越亮堂。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