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 再升级 —— 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激发组织新活力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9-12 11:04

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工程。如何让党课从 “枯燥说教” 变为 “生动课堂”、让党员从 “被动参与” 转为 “主动投入”、让教育成效从 “纸上谈兵” 落到 “实处见效”?近年来,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通过丰富学习载体、拓宽教育维度、深化实践转化,着力打造 “红色引擎” 升级版,有效点燃党员干部学习热情,提升干事创业本领,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能。

以赛促学,让理论学习 “活” 起来。“请问‘三会一课’制度中,‘一课’指的是什么?请 3 号台作答!”“是定期上党课!” 在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 2024 年党建知识竞赛现场,来自全镇 14 个村(社区)党建专干、便民服务员和镇机关的党员干部正激烈角逐,台下党员干部自发组成 “啦啦队”,为选手的精彩回答鼓掌喝彩。这是该镇连续两年举办党建知识竞赛的生动场景,也是打破传统 “填鸭式” 教学的创新实践。

为让竞赛真正成为 “以赛促学” 的载体,该镇党委精心筹备,组建由党建办、宣传办、农综中心骨干组成的命题小组,围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核心内容,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重点工作,梳理出 500 余道涵盖 “基础理论、政策法规、业务实操” 的竞赛题库。竞赛设置 “必答题、抢答题、团队 PK” 等环节,既考验党员的理论功底,又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以前学党建知识总觉得枯燥,现在通过竞赛‘比着学’,不仅记得牢,还能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 连续两年参赛的均安垸村党建专干曾娟感慨道。竞赛不仅点燃了党员的学习热情,更形成了 “比学赶超” 的浓厚氛围,推动理论学习从 “一时热” 变为 “长久红”,构建起 “以赛促学、以学促干、干学相长” 的良性循环。

名师引路,让理论素养 “提” 上来。2025 年 7 月,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中仁受邀走进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机关会议室,以 “党的自我革命视角下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论思考” 为主题开展专题授课,全体机关党员现场听课,大家认真记录、踊跃提问,课堂氛围热烈。为破解基层党员教育 “资源有限、视野受限” 的问题,茈湖口镇主动 “走出去、请进来”,建立 “专家学者 + 业务骨干 + 先进典型” 的三级师资库。除邀请湖南师范大学、益阳日报的专家学者解读中央政策、讲授理论知识外,还吸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的业务骨干,围绕 “粮食安全”“便民服务流程” 等开展实操教学;同时,邀请村干部分享基层工作经验,用 “身边事” 教育 “身边人”。

实务赋能,让学习成果 “用” 起来。“木槿花,对土壤没什么要求,一般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山坡地、边角荒地种植,花期6-10月……” 在茈湖口镇间堤上,马王山村干部谢燕正在为党员干部开展 “田间党课”,手把手传授木槿花栽种技术。这是该镇将党员教育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缩影 —— 把 “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 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项目一线,让党员教育 “接地气、有实效”,结合每月重点工作,制定 “学习 + 实践” 清单:3 月开展 “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党员入户宣传反诈知识、帮助独居老人打扫卫生;4 月开展植树活动,学习栽种木槿花;5月开展 “人居环境整治月” 活动,党员干部深入各村无缝式协助搞好农村人居环境…… 每次实践活动前,先组织党员学习相关政策、掌握工作方法;活动中,党员带着任务 “实战练兵”;活动后,召开 “复盘会” 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通过 “实务赋能”,党员干部的干事本领显著提升:在 2025 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全镇党员带头清理垃圾、拆除危旧房屋,带动群众参与,整治成效排名全市前列。

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的创新实践,推动党员教育从 “单向灌输” 转向 “多元互动”,从 “形式化参与” 转向 “沉浸式投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党课出席率从过去的 60% 跃升至 90% 以上,青年党员主动担当学习 “主力军”,形成 “人人愿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的浓厚氛围。

党员教育管理永远在路上,没有 “完成时”,只有 “进行时”。茈湖口镇以创新为笔,为 “红色引擎” 注入新动能。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深耕党员教育管理,探索更多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教育形式,推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组织根基。(通讯员 冷超)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