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溪县始终把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作为党管人才的重要举措,深入实施“政治铸魂”“结对畅联”“先锋聚力”三大工程,积极引导广大人才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为加快现代化新泸溪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实施“政治铸魂”工程,筑牢人才思想根基。始终把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引领性工程,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不断增进人才对党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坚持高位谋划。将高层次人才纳入干部轮训布局,把人才培训班纳入县委党校主体班计划,每年举办人才培训班,采取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政治引领教育与创新创业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定期组织高学历人才进行培训交流,帮助人才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团结引领人才长效载体。定期开展研修。紧扣“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定期举办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先后组织100余名高学历人才前往花垣县十八洞村、龙山县茨岩塘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等地开展国情考察和党性教育,让人才在“沉浸式”学习考察中深入了解党情国情,切身感受新时代山乡巨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振发展信心,厚植报国之志。特色主题引领。每年春节高规格召开“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优秀人才迎春座谈会,组织人才实地观摩县域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等,悉心倾听人才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了解人才发展目标、投资意向,引导他们在县委“大规划”下实现个人成长“小目标”。
实施“结对畅联”工程,增进人才政治认同。以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为牵引,建立分层分类联系服务机制,进一步畅通人才沟通联络渠道,架起联系人才、感召人才的“连心桥”。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机制。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县委书记带头联系院士等重点人才,每位县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2-3名高层次人才,带头走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才和企业领军人才,面对面听取人才对县委、县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在春节等传统节日对专家人才进行节日慰问,让人才感受到组织温暖。推行基层联系机制。把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纳入全县组织工作重点内容,打造组织部“人才之家”,在全县11个乡镇设立“人才驿站”,以乡镇党委为主体,定期开展本乡籍人才沟通联络活动。县直部门积极策划开展项目对接、人才交流专题活动。近年来,县卫健局先后回引100余名省医卫专家回泸开展健康义诊。建立导师帮带机制。建立全县科技人才、专技人才导师结对帮带联系机制,即1名专家人才结对帮带2-3名专业技术人才,常态化开展技术联系交流服务活动。将引进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纳入重点培养对象,由用人单位安排至少1名业务骨干作为导师进行跟踪培养,并优先推荐参评县级及以上人才计划或申报科研项目立项,帮助青年人才尽快成长,近年来,全县先后立项科创项目20多个。
实施“先锋聚力”工程,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搭建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激励人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干建新功、立新业。加强优秀人才选树典范。在全县开展“沅水人才”评选表彰工作,评选表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各行各业优秀人才28名,并在省、州、县媒体广泛宣传推介典型事例,营造了重视人才、礼敬人才的浓厚氛围。创新人才职称评审改革。突出“破四唯、立三实”人才评价导向,率先开展民营企业人才职称评审,将实际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经济效益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27名民营企业人才获评工程专业初中级职称任职资格,其中6人破格获评中级职称任职资格,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环境。深化人才分类组团服务。坚持产业相同、专业相近,将省、州、县科技专家分类,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创新实施“下派制+平台制”科技服务机制,鼓励人才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先后引进新品种30多种、推广新技术40多项,培育乡土人才1200多人,2024年泸溪县获评“湖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2025年泸溪县科技专家团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科技专家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