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推动县域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近年来,凤凰县始终锚定“人才强县”战略目标,紧扣文化旅游、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上精准发力、综合施策,不断健全人才工作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在凤凰安心安身安业,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靶向引才,汇聚发展“新动能”。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对接”原则,多渠道拓宽引才路径,推动人才集聚实现“量质齐升”。聚焦全县重点产业和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人才缺口,建立人才需求动态调研机制,通过省考、“智慧潇湘・西望你来”专项招录等渠道,靶向引进高层次公务员、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引进旅游、农业、工业等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94人;高层次教育人才41人,急需紧缺学科教师5人;卫生人才8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7名省级医院医生进驻凤凰县进行技术帮扶,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持续增强。深化“院校县”合作模式,打破地域、身份限制,以专家特聘、科技特派等方式广纳贤才,积极对接中国农科院、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汇聚省、州、县三级科技特派员91人、“三区”人才18人,为农业、文旅等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系统育才,夯实成长“硬基础”。围绕“育强本土人才、提升现有人才”思路,搭建多层次培养平台,构建“平台赋能+培训提能+实践砺能”的育才体系。夯实平台建设,建成1家国家级猕猴桃科技小院、2家省级科技小院,打造6个州级专家工作站,形成“1+2+6”国、省、州三级人才平台集群,为人才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试验田”。依托平台优势,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221名,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12期、1211人次,让“土专家”“田秀才”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同时,注重分层分类开展人才培训活动,组织“金凤凰”人才迎春座谈会,开展文旅人才培训6场、1000人次,非遗技艺培训6场、300余人次,推动人才能力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科学用才,释放效能“加速度”。坚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把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行“县管校聘”制度并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华鑫中学顺利完成“民转公”改革,全县中考综合排名稳居全州前三,高考本科上线1084人。加快医疗服务升级,建成5G智慧化急救中心,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就诊率达95.8%,切实让人才支撑民生事业发展。发挥人才专业优势赋能特色产业,通过“人才+产业”的深度融合,让人才智慧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成功推广镉低吸收水稻品种4000亩,试点引种27个辣椒品种。
用心留才,优化环境“强保障”。留才先留心,凤凰县从政策保障、服务优化、情感关怀等多方面入手,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持续完善人才待遇保障体系,逐步落实高层次人才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兑现政策红利“拴心留人”,严格落实《凤凰县高层次人才引育考核管理办法》,累计发放安家补贴、生活补贴等47.122万元,惠及人才98人次。建立人才“一对一”服务机制,积极开展人才联谊、国情研修等活动,通过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让人才在凤凰创业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生活有温度,真正实现“引得来、育得出、用得好、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