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党建赋能添动力 工业旅游“新”向荣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9-25 11:30

近年来,醴陵市立足“中国陶瓷之都”和“中国花炮之都”特色产业优势,坚持党建赋能,通过建强组织链、激活先锋链、搭建融合链,为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筑牢组织链,夯实工业旅游根基。紧扣陶瓷、烟花产业集群特点,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构建“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组织体系,为工业旅游筑牢“红色堡垒”。建强景区党组织。在中国陶瓷谷等核心工业旅游目的地,组建由企业、文旅部门、属地镇街党员共同参与的联合党支部,划分“党员责任区”,将游客接待、设施维护、安全保障等任务落实到人,实现景区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度双提升。筑牢产业党组织。在陶瓷釉料研发、智能烟花生产等产业链关键环节,设立“党员技术攻坚小组”,聚焦行业技术瓶颈开展攻关,推动环保陶瓷釉料、低烟无硫烟花等创新成果向工业旅游产品转化,实现“科技赋能文旅、文旅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完善配套党组织。在工业旅游沿线的餐饮、住宿、交通等配套服务行业,建立“党建联盟”,通过党员经营户“亮牌承诺、诚信经营”等活动,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优质服务链,全面提升游客体验。

激活先锋链,注入工业旅游动能。聚焦工业旅游发展需求,引导广大党员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推动党员在产业升级、游客服务、品牌推广中当先锋、打头阵。打造“党员服务矩阵”。在陶瓷企业展厅、烟花观礼区等重点区域,设立“党员服务岗”,组建“党员讲解队”,提供导览、咨询、应急救援等服务。今年“五一”“端午”假期,累计服务游客超15万人次,解决游客诉求400余件,成为工业旅游中的“红色风景线”。实施“党员助企行动”。组织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党员干部与中小陶瓷、烟花企业结对帮扶,帮助企业挖掘文化内涵、设计旅游线路、开发文创产品。推动传统生产企业转型“文旅+生产”,带动就业超2000人,从业人员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开展“党员推广计划”。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工业旅游品牌宣传,通过抖音、小红书、视频号、B站等平台推广醴陵特色旅游项目。“捡瓷器、玩烟花、吃小炒、看大剧”等话题在社交平台持续霸榜,“来醴陵捡瓷器”话题持续火热24个月,全网点击量破7亿人次,推动“醴陵工业旅游”影响力持续扩大。

搭建融合链,优化工业旅游格局。打破政企、村企、校地资源壁垒,构建多元化党建共建平台,形成“多方联动、互利共赢”的工业旅游发展生态。政企共建“创新平台”。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与湖南红网、潇湘晨报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打造“渌江讲坛”品牌,推介醴陵工业旅游,保持市场热度和吸引力。村企共建“富民渠道”。引导陶瓷、烟花企业党组织与周边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开发“企业参观+乡村采摘+非遗体验”融合线路。目前已打造红官窑——中国陶瓷谷——醴泉窑——新世纪陶瓷博物馆、沩山古窑等乡村工业旅游线路,实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校地共建“人才基地”。积极对接湖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高层次人才汇聚和科技成果落地;加强与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陶瓷技术学院、醴陵市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设立陶瓷设计等专业“订单班”,为醴陵本土企业输送专业人才120余名,为工业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