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开福区:以文化之“润”解基层治理之“难”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9-28 16:43

“一座开福城,半部长沙史”。长沙市开福区因千年古刹开福寺而得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既是“楚汉名城”和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湘绣的发源地,开福寺、文昌阁、东岳宫沉淀了千年文脉,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船山学社、长沙党史馆、烈士公园、沈家大屋见证了革命先辈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壮举,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指引我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近年来,开福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基层治理,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新时代基层善治的开福路径。

以文聚力强引领,厚植基层治理“精神根脉”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作为社会意识的深层凝结,文化不仅构建了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坐标系,更通过符号系统、价值观念和审美范式,在代际传递中实现精神基因的赓续。近年来,开福区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将文化基因全方位、多维度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以文化夯实治理根基。充分用好辖区内红色文化阵地,积极实施“红色文化+基层治理”模式,并依托片组邻“三长制”与网格化管理平台,加快构建立体化的红色治理网络,先后打造了“清水塘红色摇篮”“湘雅红,一路‘行’”“红色靶心幸福十环”等系列红色党建品牌,大力实施“红色故事宣讲”“红色大讲堂”“长博红”等系列活动,累计联系服务群众23万户,解决各类民生实事2万余件,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

以文化赋能治理创新。“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开福区充分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谦和礼让、德法合治等理念,持续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比如,在化解基层信访积案过程中,创新推行“公益志愿者调研化解信访积案工作法”,聘请各级好人、道德模范和社会贤达担任第三方调研员,深入群众以文化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推动信访对象“事心双解”,累计化解信访积案61件。又如,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创立“心悦开福”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邀请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造诣的专家学者和心理咨询师进驻,并在做好心理咨询的同时开设国学班,多元助力心理健康发展和基层治理,精准帮扶个案200余例。

以文化提升治理能力。聚焦干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创新开展区街社区三级联动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班、村(社区)后备力量能力提升培训班、社区(村)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等,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宝贵经验,请进来让知名专家带领大家系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帮助大家探寻基层治理新路径。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培训450余场,全区2万余名基层干部广泛参与,有效提升了各级干部基层治理理念和能力。

以文化人润心田,搭建为民服务“幸福场景”

文化不仅是润物无声的精神纽带,更是凝聚众力、深化治理的破局密钥。开福区坚持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为人民群众打造更多颜值高、内容多、服务新的“文化客厅”。

构建文化传承大体系。“文化润心”是一个充分发挥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过程,出台《开福区学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实施方案》,在全区范围开展“书香开福·开卷有福”系列主题活动,先后邀请汪涵、王跃文、唐九阳等文化名人向市民群众推荐好书,组织开展“知行学瀹”线上共读系列活动149期,利用屋场会、宣讲会、议事会在公园、广场、景区等公共场所开展优秀文化“微宣讲”200余场次,推动全社会形成读经典、学原文、共进步的良好氛围,广大干群精神状态更加向上、更加自信、更加强大。

打造文化服务新阵地。聚焦基层群众需求,打造家门口的“文化阵地”,从烟火气里寻找基层治理良方。比如,今年以来,创新建立“东风大舞台演绎联盟”,招募全市文艺团队200余个,文艺队员5000余名,通过正能量剧目、国学堂讲座等文艺形式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助力构建“熟人社区”,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又如,积极整合社区老年大学和传统文化公益性组织力量,大力推进社区学校建设,设置丰富的文化艺术课程,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近选择、随机点单,年度累计开展300余场活动,让群众从“文化参与者”转变为“治理主力军”。

创建文化践行示范点。先后赴北京、宁夏等地交流学习,引入宁夏安详小课堂示范项目,进一步推动开福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示范点建设。同时,深入开展“五进”行动,不断扩大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深度和广度,先后开设了国学大课堂、“心悦开福”“子渊”学习班、教育大讲堂、企业大讲堂、“向阳花”服务等多种文化践行示范项目,累计开展公益活动一百余场,惠及民众15万余人次。

以文润城树新风,擦亮城市发展“幸福底色”

人们聚集的一座座城市,不仅是文化的容器,更是文明的活态博物馆。开福区坚持用好精神文化资源,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实现文化与城市相互滋养、相互赋能,切实将城市文明指数转化为群众幸福指数。

以榜样力量引领和谐“新风尚”。开福是“好人”之城,聚集了“中国好人”31名、“湖南好人”26名、“长沙好人”60名,市级以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8人,先进典型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持续放大“好人效应”,先后推出了全国首个“好人大本营”,打造了湖南省首个区级好人馆,成立好人工作室10个,成为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每年接待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和研学的人数超过8万人次。同时,定期组织“好人”事迹宣讲、“好人”座谈会等“好人文化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全区群众学好人、做好事、当好人。

以优秀家风涵养文明“家国魂”。古往今来,好家风都是无价之宝。开福区充分挖掘全区文明家庭的良好家风,以“传承家风家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打造了全市首个家风馆,通过“先贤家风、湖湘家风、敬廉崇洁、幸福开福”四个主题,全面展示传统家庭美德,先后吸引1.2万人次群众参观打卡,引导居民群众从家风、家训、家教中汲取道德养分。同时,依托家风馆,深入推进“清廉家风”建设,教育引导全区党员领导干部立家训、严家教,管住子女亲属和身边人员,用良好家风淳社风、端政风、清党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

以志愿服务凝聚向上“向心力”。形成以专家教授等为引领、校家社为支撑的高水平志愿服务体系,先后打造了“星火联盟”“WOMEN+”等品牌,筑牢全区志愿服务系统根基,不断凝聚向上向善力量。同时,注重与辖内各级“好人”充分联动,吸引了大批市民群众主动加入开福志愿服务队伍。截至目前,全区登记在册的志愿者达102544人,年度平均开展志愿活动1000余场,切实把志愿服务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