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天元区聚焦新一轮村(社区)换届工作,将村(社区)后备力量“选、树、培”纳入年度计划,压实基层党(工)委主体责任,注重在精准选配、靶向培育、动态管理上持续用力,着力打造一支数量足、结构优、能力强的村(社区)后备力量队伍。
拓宽视野,在“选”上下功夫。强化组织领导,将村(社区)后备力量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党建重要抓手,常态化调度推进,构建“全面摸排+精准筛选”模式,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综合研判等方式,拓宽选人视野,全方位、多渠道挖掘本土优秀人才。结合村(社区)班子中期评估,对天元区7个乡镇(街道)102个村(社区)“两委”班子结构进行分析研判,建立后备力量人才库。聚焦城市基层治理工作,通过公开招聘新储备57名社区专职工作者;锚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结合春节、端午期间人才返乡期,开展乡镇返乡人才摸排和走访,新增储备26人。截至目前,共酝酿储备360余名后备力量,为每个村(社区)选备一批政治强、素质高、善治理的储备人选。
精准滴灌,在“育”上出实招。深化课堂教育,通过集中培训、研讨交流、现场观摩等方式,实施精准培育。邀请专家学者、优秀党组织书记授课,重点围绕党的理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提升后备人选理论储备能力。推进实战历练,按照“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的思路提前培育村(社区)后备力量,引导其在实践中快速熟悉村情社务、掌握业务技能、打牢群众基础。建立“导师帮带”制度,明确每位后备人选至少安排1名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作为导师进行指导,让后备力量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一线实践中见世面、强本领。
动态管理,在“用”上求实效。推行“全周期”动态管理模式,及时更新村(社区)后备力量信息台账,动态掌握村(社区)后备力量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群众基础等情况。树立“有为才有位”的导向,通过日常跟踪考察、深入群众访谈等方式,对后备力量履职尽责情况、工作作风表现、群众满意度口碑等进行全方位“体检”。按照“能进能出、动态调整”的原则,更加注重调整优化,对考察中发现不适应、不胜任的及时调整出库,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后备力量优先纳入发展党员计划或大胆选拔任用,有效改善了村(社区)“两委”班子结构,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