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市东山街道城南社区地处湘乡市东山新城的城乡接合部,常住人口3800余户,服务人口超2万人,包含封闭式物业小区14个,开放式老旧小区和楼栋10个。面对社区居民构成复杂、需求多元、管理难度大的挑战,东山街道城南社区深化运用“云龙山庄模式”,探索建立“1+3”协同机制,构建起小区治理共同体,显著提升了社区治理能力与服务质效。社区先后荣获湖南省“文明社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湘潭市“五星党支部”“青少年零犯罪示范社区”,湘乡市“平安创建优秀社区”“优秀物业管理社区”等荣誉称号。
“龙城红·幸福里”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主题活动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1+3”协同治理机制。城南社区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核心引擎,构建“党建引领为核、政府指导为基、小区自治为本、五社联动为翼”的“1+3”立体化协同治理机制,为社区治理注入规范化、法治化、多元化的强劲动能。社区党组织在街道党工委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总结出“18步工作法”,该方法将复杂工作系统分解为清晰步骤:从深入走访摸排、精准业务培训,到依法组建筹备组;从候选人规范报名、严格联合政审、广泛公示到最终确定;再到精心制定选举程序及议事规则文本、规范召开业主大会选举;直至顺利完成新旧业委会交接。“18步工作法”有效提升了业主参与度,化解了流程复杂性带来的疑虑,并通过政审与公示环节增强了关键步骤的公信力,夯实了小区自治基础。
对于物业小区内历史遗留的违章建筑纠纷,社区“两委”主动上门摸清情况,并依据居民身份,组织业委会和党支部分头做工作。关于违建认定的专业难题,社区精准“吹哨”,梳理症结上报街道及住建、城管、司法等部门,各部门迅速响应,协同社区勘查现场、界定责任、制定方案。同时,联动“五社”资源,引入志愿者、社工、社会组织等力量介入调解,最终促成两户达成调解协议,一系列协同动作有效实现了“哨响人到、事要解决”。
聚焦急难愁盼,业委会、骨干群同向发力。“现在小区不仅干净整洁,服务也是没的说。”居民李阿姨笑意盈盈地说。在物业小区治理方面,社区坚持以精细治理勾勒“高品质”家园图景。为选优配强业委会班子,社区精心组织业委会换届,注重把政治素质好、热心公益、群众威望高的党员和居民骨干选入小区业委会班子。被推选为江景名苑业委会主任的颜述国常说:“选上就是责任,居民有事就想到我,就得想法解决。”面对电动车乱停乱充难题,他带领业委会成员深入调研,成功推动建成两处共48米的集中充电棚,获得居民“选对了人”的高度评价,业委会真正成了小区治理的“主心骨”。
针对业主群信息庞杂、响应滞后问题,社区在滨江壹号小区试点组建“小区骨干群”。该群共20人,汇聚社区网格干部、小区党支部委员、业委会核心成员、楼栋邻长、热心居民代表和物业管家。骨干群既是突发事件快速响应的“中转站”,也是紧要议题的“临时议事厅”,与线下“议事亭”构建起“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反应灵敏的治理新格局。今年,小区的外墙脱落,危及居民安全,热心居民立即在骨干群内上报,群主秒级响应,线上协调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线下各方迅速联动,运用无人机高空勘查,“蜘蛛人”全面排查,及时敲打松动墙面、处理鼓包空洞等隐患,迅速完成抢修。骨干群工作法推动问题解决率提高至98%以上,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同时,社区积极开展“以光影为媒·护社区平安”公益观影、“湘邻乡亲·爱在城南”邻里节、“仲夏之约·安康同行”等文化活动,编排展演音乐情景剧《居民都是向阳花》,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银发帮帮团”参与社区邻里节活动
激活银发力量,焕发老旧小区“新生机”。面对老旧小区原住居民老龄化、租户流动大、无物业管理的难题,社区党总支巧妙激活“银发力量”。一批责任心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邻长和经验丰富的“银发人才”,依托其“地方熟、人员熟、情况熟”的优势,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困难帮扶、文明倡导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前的兴园小区卫生条件差,堆放物杂乱无章,十分拥挤。小区党支部书记兼邻长的李建和在了解情况后率先垂范,组织小区自筹资金10万余元用于小区改造。增加门禁、翻新围墙、划分停车区域……在他的带领下,如今小区环境整洁有序,实现了老旧小区“颜值”和居民幸福感的“双提升”。
社区还积极引导组建“银发帮帮团”,成员包括退休医生、教师等专业人才。退休老校长黄老师主动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学生,为课业落后的学生辅导功课;社区老协杨会长组织老协骨干定期慰问困难独居老人,及时发现、主动调解家庭婚姻矛盾;社区李医生定期为社区老人提供血压血糖监测、用药指导等上门问诊服务。半年内,帮帮团的温情服务惠及120余户家庭,成为维系老旧小区和谐稳定的重要“减压阀”和“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