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武陵区关工委:“党建”领航育新人,“关建”赋能护成长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10-14 16:17

近日,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常德市武陵区关工委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在武陵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武陵区关工委以党建为引领、以“关建”为抓手,将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度融入基层党建、学校党建、社区党建全链条,构建起“党委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五老助力”的工作格局,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起了全方位、全链条的守护屏障。

“党建”领航筑根基,织密“关建”组织网

武陵区将党组织建设作为“关建”的“定盘星”,建强工作队伍,以“严密体系、专业队伍、示范标杆”为支撑,夯实关心下一代工作根基,让关心下一代工作有“主心骨”、有“生力军”。

织密“1+3+N”联动网,确保关爱无死角。建立区、乡(街)、区直部门、村(社区)、学校五级关工委组织网络,依托网格党支部设立“关建”联络点,实现青少年关爱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全区“五老”人员、网格志愿者、青少年全部纳入“1+3+N”网格管理体系,通过“网格党支部+关协专干+五老+网格员”的闭环机制,让每一名青少年都能找到“贴心人”。

锻造“银发先锋队”,激活育人源动力。依托党建阵地挖掘“五老”资源,组建“老书记工作队”“老法官普法团”等关爱队伍。“老书记工作队”用丰富的人生阅历化解青少年矛盾、规划成长路径;“老法官普法团”进社区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课堂”,今年累计授课12场,覆盖学生1500余人。建立“银发人才库”,收录有专业特长的“五老”,为“关建”注入“智囊活水”。

打造“示范样板间”,推动经验广辐射。在府坪街道体育东路社区,依托轴承厂宿舍小区党支部,组建“向阳花服务专班”,成为社区“阳光家园”特殊学校学员们的良师益友。社区老党员们有的擅长手工、乐器,有的擅长思政、语言艺术,在“阳光家园”常态化教育学员、照顾学员,为他们送去温暖与关怀。

“党建”赋能创品牌,激活“关建”新动能

武陵区以党建为“引擎”,围绕青少年成长需求打造特色品牌,让“关建”工作既有“童趣”又有“亮点”,既接地气又显温度。

上好红色“铸魂课”,厚植家国情怀。用活辖区红色资源,武陵区关工委联合区教育局、区档案馆在武陵区第五小学组织开展“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红色教育暨开学第一课活动,以“红色宣讲+影像回顾+歌曲传唱”的丰富形式,为武陵区第五小学的师生们带来一场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红色教育形式,打造“红领巾E学院”“红色云微课”,录制红色故事音频,通过校园广播、家长群推送,让红色基因浸润童心。

打造公益“成长营”,守护青春安全。创新“校-企-地”互融共创新模式,打造“芙蓉花公益课堂”。由芙蓉街道牵头,商圈提供阵地,院校输送人才,为辖区中小学生带来国防教育、安全课堂、非遗传承等形式多样的公益课堂,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常态化开展“护蕾课堂”,为孩子们撑起安全“保护伞”。联合区检察院、区法院、公安武陵分局,开展“送法进社区”“检察院开放日”“武好青年讲座”等普法活动,为青少年送去自我保护的精神食粮,筑起“安全屏障”。

推行“三个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抓好清廉教育,润心养正绘底色。积极推进清廉学校创建,关注师德师风建设,开发德育校本课程,营造清净校风、清正教风与清新学风,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提升基础教育,近年来,武陵区先后投入近10亿元资金,新建小学4所、幼儿园5所,改造乡村学校15所,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智慧校园,推动“一校一品”特色校本课程从有向优纵深发展。贯彻劳动教育,武陵区关工委和教育局引进资金1.5亿元,在丹洲乡打造占地400亩的常德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丹溪营”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自2023年建成以来,已开展校外研学活动200余场,服务中小学生3万人次。

“党建”聚力促协同,画好“关建”同心圆

武陵区以党建为“纽带”,打破部门壁垒、凝聚社会合力,构建“家校社”协同共育格局,让“关建”从“单打独斗”变“协同作战”。

拧紧“家校社”一股绳,共画育人生态圈。在党组织统筹下,建立“学校+家长+社区”联动体系,社区党组织牵头开展“大手牵小手、共创文明城”等实践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学校开设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五老”组成隔代教育讲师团,开展弘扬良好家风宣讲;社会公益组织如恒德社工、“近心帮”等加入关爱队伍,提供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形成“1+1+1>3”的育人合力。

送去“暖心”关怀礼,情系特殊青少年。聚焦留守儿童、困难儿童等重点群体,在党建引领下开展“情寄留守,爱暖童心”公益助学活动和“托起明天的太阳”系列走访慰问活动,累计帮扶留守儿童300余名。建成3所高规格留守儿童服务站,“五老”与义工配合,在节假日开展体育运动、传统文化课程,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党的温暖。

组建“志愿护苗队”,延伸服务覆盖面。依托社区网格党支部,成立“江妈妈工作室”“四点半学校”等“五老”课后服务队伍,由“五老”担任辅导员,解决学生放学后的托管难题。

未来,武陵区关工委将持续深化党建带“关建”机制,在组织建设上更“实”,壮大“五老”力量;在品牌创建上更“新”,贴合青少年需求;在协同共育上更“深”,强化“家校社”合力。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谱写武陵关心下一代工作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