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你们及时上门,我母亲的照料问题解决了,在外务工心里踏实多了!”远在外地的流动党员彭大哥,通过视频向结对干部表达感谢。这暖心一幕,正是沅陵县筲箕湾镇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服务难、作用发挥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筲箕湾镇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精准管理、暖心服务、作用发挥三大环节,用规范化举措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精准建档,筑牢“流动不流失”根基
镇党委将动态摸排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摸情况、建机制、强联络”三步走,确保流动党员“去向清、情况明、联系紧”。采取“线上核查+线下走访”方式,累计联系流动党员200余次,为129名流动党员建立“一人一档”信息台账,在常规信息基础上创新增设“家庭关怀”栏目,详细记录流动党员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老人赡养需求等实际困难,为精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建立“季度更新”机制,明确村(社区)信息员专人负责台账维护,实时补充党员流动轨迹与家庭变动信息,杜绝“信息过期”问题。推行“书记牵头、支委包干”联络制,每名流动党员均有专属联系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每月至少开展1次沟通,打通联系服务“最后一公里”。
暖心服务,破解“务工有后忧”难题
“云端课堂”让学习不断线。以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群为基础,整合建立18个流动党员微信群,由专人担任“学习推送员”,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以图文、短视频等形式累计推送政策解读、家乡动态等学习资料共54次,组织线上研讨交流18场,推动学习从“被动接收”向“主动参与”转变。“线下共话”让交流意悠长。春节期间精心组织开展流动党员返乡座谈会2场次,通过事迹分享、政策答疑等环节为流动党员搭建起面对面交流、分享与学习的平台。“结对帮扶”让关怀有温度。针对信息台账中标记的困难家庭,启动“党员暖心结对”行动,组织镇联村领导、干部与12户家庭结成帮扶对子,落实“定期走访+即时响应”机制。彭大哥母亲摔伤后,帮扶干部第一时间协调康复指导。今年以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件,让组织温暖直达心坎。

筲箕湾镇结对干部到流动党员家中走访
搭台赋能,激活“离乡亦有为”动能
聚焦流动党员“阅历广、资源多”优势,建立“流动党员后备人才库”,通过支委推荐、个人自荐储备4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为建强村级战斗堡垒、保障村“两委”换届平稳有序注入新活力。搭建“双向发力”平台,依托微信群定期推送家乡发展规划、招商政策,鼓励流动党员线上建言献策、线下牵线搭桥。目前已通过线上征集、返乡座谈等渠道,收集流动党员对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共11条,实现从“他乡奋斗者”到“家乡建设者”的角色转变,有效激发流动党员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
筲箕湾镇党委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流动党员管理举措,确保流动党员“身流心不流”,将一条条“风筝线”转化为助力家乡发展的“资源线”和“智慧线”,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