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走基层丨桃江县:党建引领聚合力 竹业振兴结硕果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10-16 15:02

自桃江县马迹塘镇竹产业融合发展片区党委成立以来,始终以党建为引领,聚焦 “强村筑根基、产业提动能、富民增收益” 的核心目标,统筹南山村、月形湾村、鸬鹚湾村、三里村、大塘坪村5个村与企业的竹业资源,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兴、资源联享、治理联抓,推动竹产业全链条升级,交出了一份数据亮眼、成效显著的乡村振兴答卷。

党建领航,建强人才支撑

片区党委以“建强组织、育好人才”为核心,构建起上下贯通、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完成村级班子运行中期评估,精准研判队伍结构,培育政治过硬、懂产业的后备力量15人,其中35岁以下占比超60%,为基层治理注入年轻活力。创新“驻厂联企”机制,从党建办选派1名专职人员入驻桃江极野食品有限公司,“点对点”解决用地审批、用工招聘等难题8项,助力企业产能提升20%,年产值突破千万大关。同时,片区党委统筹乡土人才库、科技特派员、“林间课堂” 等资源,组建 “竹产业专项服务团”,将强村的技术骨干、产业带头人纳入服务团,定向向薄弱村输送种植技术、生产管理、市场对接等精准指导,累计开展笋竹培育、林下养殖等技能培训12场,覆盖农户600余人次,150名村民通过培训掌握实用技术,就业率同比提升25%,真正实现“人才下沉、技术落地、群众受益”。

党建赋能,壮大集体经济

片区党委紧扣 “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 思路,以党建赋能壮大集体经济,推动竹产业从 “资源优势” 向 “经济优势” 转变;一产方面,引导竹农通过入股、托管、租赁流转竹林 1646 亩,集约化利用率达 85%,2025 年新增笋竹两用林 320亩、复合经营基地200亩,进一步扩大规模;二产加工成果丰硕,深化 “村企共建”,5 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竹笋加工企业合作,带动村均增收 5.2 万元,其中三里村入股建设 1000㎡竹笋加工厂(年产值预计 30 万元),极野食品投建笋干生产线,双枪科技循环产业园、竹芝实业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后,片区竹加工年产值将破1亿元,形成 “初级 + 精深加工” 完整产业链;三产融合上,极野食品以 “直播带货” 推动大塘坪示范基地销售额增长 15%,马迹塘镇笋竹产业园既解决 “分散产销” 痛点、搭建产品市场窗口,又通过展示精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引导更多农户、合作社参与 “精深加工 + 品牌销售”,拓宽增收渠道。

党建聚力,优化治理环境

片区党委以“共建共享”为导向,推动乡村治理与环境改善同频共振。推行人居环境“周五全民清洁日”制度,累计发动群众1200人次,清理垃圾死角80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健全“片区党委+三长制”协商机制,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精准解决道路硬化、灌溉设施维修等民生问题98件;评选“最美邻长”10名,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42起,群众满意度达98%,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在资源整合领域,片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完成 1.2 万亩林地测绘,精准掌握竹林底数,为科学产业规划、避免无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整合后盾单位与驻村力量组建 “帮带团”,制定3份产业规划、争取超百万项目资金,以产业赋能增收,减少治理问题;联合各村力量,以集体经济强村为标杆,指导薄弱村培育支柱产业,借竹产业推动共富,夯实治理经济基础。

下一步,竹产业融合发展片区党委将继续深化“联村共建”机制,聚焦竹产业科技创新与品牌打造,力争2026年实现片区竹产业年产值、村均集体经济收入更上一个台阶,真正让“竹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为打造高质量发展桃江样板贡献马迹塘力量。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