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丨浏阳市:“智慧农业”催生四季丰登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10-17 15:38

九月秋风拂过沿溪沃野,大地迎来最热烈的丰收时节。金黄的稻田里收割机轰鸣往复;烟农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沙龙村蔬菜基地的冷链车不断发往长沙;四季果园中葡萄垂挂、甜香四溢,游客络绎不绝。浏阳市沿溪镇以浓烈饱满的色彩,绘就“稻、烟、菜、果”丰登画卷,现代农业活力与传统农耕智慧交织,碰撞出乡村振兴新丰景。

万亩良田,奏响“机械丰收曲”

秋日沿溪,稻田如金海,收割机穿梭其间,金黄稻穗被卷入机身,转瞬吐出饱满稻谷。

“以前人工割稻,一亩要忙大半天,现在一台收割机一小时最少能收割3亩地,烘干设备连轴转,稻谷刚收割就能烘干入库,特别省力。”种粮大户胡呈武介绍,他流转的1200亩农田,已实现育苗、栽插到收割、烘干的全程机械化,单季亩产在千斤左右。

更让胡呈武津津乐道的是“稻油轮作”“烟稻轮作”模式带来的“一地双收”。“这400亩稻田前期已收过一季,现在水稻又熟了,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为带动更多农户增效,2021年他牵头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整合近200台农机,为全镇1.2万亩耕地提供统一机械化服务。

新式烤房,带来“智能蝶变”

走进沿溪镇建设村,100座银灰色联排新式烤房整齐排列,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今年,沿溪镇烟叶喜获丰收,种植烤烟1300亩,合计3900担,总产值近741万元。

为打通烟叶种植“最后一公里”,沿溪镇联合市烟草专卖局推进烤房改造,采用“政府主导+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模式,在6月烘烤季前完成了100座新式烤房的建造调试。

“过去烤烟要时刻盯火候,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浏阳市金沿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永全介绍,外置控制器像烤房的“大脑中枢”,手机上就能控制温度湿度,减少烤青、烤红损失,让烟叶色泽、油分更优。同时,烤房采用环保生物质颗粒燃料,降能耗、减排放还提品质,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四季果香,飘出“融合新路”

“快来尝尝,这阳光玫瑰刚从藤上摘的,甜得很!”浏阳市滴翠家庭农场里,负责人曾祥俊笑着招呼游客并介绍,农场月月有果摘,眼下巨峰葡萄、阳光玫瑰热销,不久草莓就红了,每到周末采摘游客络绎不绝。

在沿溪镇,像这样的家庭农场有320余户,水果种植面积超3000亩,形成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桔为龙头,油桃、鹰嘴桃、葡萄等27种水果的“四季鲜果”产业体系。金桔村果农一边疏果一边说:“精品果能卖30元一斤,镇上加工厂还制作金桔干、蜜饯,让果子‘身价’翻好几倍。”依托“四季鲜果”特色,沿溪镇走出农旅融合路子,年接待采摘游客超5万人次。

在沙龙村的蔬菜大棚里,同样实现了“四季常鲜”。全村现有15家专业蔬菜合作社,种植面积3288亩,今年产量已突破2.6万吨,已发展为长沙市万亩蔬菜核心示范区,蔬菜产业成为村民们的增收支柱。

电商赋能,打通“云端销路”

丰收的喜悦,也映在电商直播间的镜头里,从“种得好”到“卖得好”,蓬勃兴起的电商产业,已成为助力农货出圈、带动村民增收的新引擎。

清晨六点,花园村三知农业旗下“部落小面馆”直播间准时开播:“我们的辣椒酱、外婆菜原料都来自本地,味道纯正,欢迎大家下单。”目前,三知已在各大平台布局20多个账号、30余家店铺,通过“短视频+直播”模式,让沿溪味道走向全国。

农户张冬梅在电商带动下,将自制的豆角干、萝卜干送到三知公司代销。获得可观收益后,她主动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参与,今年仅销售干货就为张冬梅和乡亲们带来4.3万元的收入。

去年,三知公司打造“乡村工匠部落”,配备多类实景拍摄场景,工作人员无需外出,单日即可完成大量的短视频拍摄,大幅提升了内容产出效率。

如今,沿溪镇已涌现31名电商创客,其中不少人是从三知公司积累经验后起步创业。随着电商主体不断聚集、抱团发展,沿溪镇优质农产品“上网进城”的路子越走越宽。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