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石峰区:奏响“三部曲”抓实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10-27 09:09

今年以来,株洲市石峰区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关键举措,精准把脉、系统施治、久久为功,奏响“诊断、治疗、康复”三部曲,推动全区3个软弱涣散党组织焕发新活力、实现新跃升。

第一部曲:精准把脉,深挖根源“找病因”

整顿之要,首在诊断。石峰区摒弃“大水漫灌”,实施“精准滴灌”,建立“群众提、自己查、组织点”三位一体的排查机制,找准问题根源。“群众提”。牢固树立“群众满不满意是根本标准”的导向,畅通渠道请群众参与、提出意见。一方面通过召开“屋场会”“居民议事会”,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广泛收集村(社区)党组织在干部作风、民生实事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推行“网格走访”制度,组织干部、党员、代表深入田间地头、楼栋单元,面对面倾听“原生态”的声音,从群众的“家长里短”“牢骚抱怨”中发现真问题。“自己查”。引导基层党组织变“被动整”为“主动查”,唤醒自我革新意识。要求村(社区)党组织对照巡视巡察、审计督查、组织生活会查摆等方面,深入查找在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列好“问题清单”。由党组织书记带头,从班子运行、党员管理、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形成自我诊断报告,深刻认识不足,精准画好“自画像”。“组织点”。区委扛起领导责任,建立由组织部牵头,乡镇(街道)协同的联动研判机制,对全区68个村(社区)进行逐一研判,2025年全区共评定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3个。

第二部曲:靶向施策,多管齐下“祛病灶”

找准病根,关键在于对症下药。石峰区坚持“一村一策”,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1名区级领导联村、1个区直单位结对、1名街道干部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全力祛除“病灶”。配强领导班子,注入“头雁”活力。“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例如针对云田镇云田社区党委村党组织书记不胜任现职、工作不在状态,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班子软、队伍弱的问题,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了1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思维、新活力。过好组织生活,筑牢“肌体”根基。针对管理混乱的问题,着力在立规矩、建机制上下功夫。例如学林街道文荟社区党支部从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入手,认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确保组织生活不走过场、富有实效,激发党员身份意识和干事激情。严格制度落实,规范权力运行。全面深化“四议两公开”制度,完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对工程项目、集体资产、惠民资金等的监管,推进党务、村(居)务、财务公开常态化、规范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例如龙头铺街道组织专人对社区“四议两公开”涉及项目进行实地督导,帮助社区建立“四议两公开”台账,确保可追溯、可核查。

第三部曲:固本培元,健全机制“防复发”

整顿转化非一劳永逸,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提升,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开展“成效评估”,刚性化“验收”。制定科学的整顿验收评估标准,采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自评-乡镇(街道)党工委考评-区委组织部现场评估的“三级”体系进行综合评估。把在访谈中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整顿成效的根本标准。对验收不合格的,延长整顿期,限期整改。实施“动态监测”,常态化“复诊”。建立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成效动态监测机制。对已完成整顿的党组织,设定不少于1年的跟踪观察期。通过定期回访的方式,持续关注班子运行、党员作用发挥、经济发展、群众评价等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复发”早发现、早干预。推动“提档升级”,长效化“提升”。坚持“整顿一个、巩固一个、提升一个”的目标,推动整顿对象从“达标”向“创优”迈进。将整顿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如“四议两公开”全程纪实等,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同时,将整顿成效显著的党组织作为示范点,组织观摩交流,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推动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