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垄结金果,出口富农家”。近年来,江永县锚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目标,将蔬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引擎,通过党建聚力、品质筑基、产业赋能,让 29.7 万亩蔬菜基地变身“出口创汇园”,2024 年蔬菜出口额达14.7 亿元,位居全省前列,成功打造出一张享誉国内外的“金字招牌”,为县域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党建聚力强根基,利益联结促共富。江永县坚持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与富民实效,构建“党组织+工作队+基地+农户”联动机制。长沙海关驻村工作队入驻和兴村后,既推动土地流转攻坚、争取1320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又助力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万元;全县整合省级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冷链物流专项基金,建成5个万亩高标准供港澳蔬菜供应基地、29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蔬)生产认定基地,蔬菜种植总面积达29.8万亩,涵盖香芋、香姜、南瓜等主导品种,带动8.6万人实现就业增收。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与RCEP机遇,全力融入永州市蔬菜出口“百亿工程”。此外,党组织牵头推动海关出口新鲜果蔬监管模式改革在永州江永率先落地,将出口果蔬监督抽检前置到种植和加工环节,建立供港果蔬“种植基地-加工包装-口岸通关”环节海关信息互通互联机制,果蔬通关效率提高30%。
标准筑基提品质,品牌赋能拓市场。以“港菜标准”贯穿产业全链条,从品质把控到市场拓展构建闭环体系。种植端推广“稻+稻+菜”水旱轮作模式,运用机械化移栽、滴灌覆膜技术实现绿色提质;质量端建立全链条管控机制,海关技术专家定期指导农残监测,将146个主体纳入国家追溯平台,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同时拿下4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3 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江永香芋更入选“全国两会保供农产品”,获港澳市场“零差评”口碑。品牌端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矩阵,做强“江永香芋”“江永香姜”“江永香油”区域品牌,培育“蔬益园”“广发”等22个企业标杆品牌,通过国际农交会、粤港澳大湾区农博会扩大影响力。推行果蔬“拼装+集中申报”改革模式,内地首批果蔬拼装直供香港的直通车率先在江永县发出,每日出口粤港澳大湾区蔬菜60吨以上、水果5吨以上,实现果蔬拼装模式供港常态化运行,江永“香”型特色果蔬综合出口销量同比增加30%。
产业赋能焕新颜,农旅融合拓路径。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更带动江永乡村全方位蝶变与业态升级。基础设施层面,空心房拆除后改建蔬菜加工车间,水渠、路网等配套全面升级,千家峒瑶族乡五香食品有限公司成为20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的“家门口就业平台”,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业态融合层面,鼓励土地向集体、向能人集中流转,发展农民合作社747家、家庭农场2112家,全力壮大侧链;依托“五香农业”资源发展采摘体验、康养旅游,2024年接待游客50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0.6亿元,形成“蔬菜种植+加工+餐饮+旅游”的多元产业生态。同时,培育发展电商企业2000余家,年完成蔬菜线上销售5亿元以上,成功申报“数商兴农”示范县。从“田间小菜”到“出口金菜”,江永以蔬菜产业为纽带,既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更让乡村在产业发展中实现人居环境、就业机会、文化活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