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石峰区:探索减负赋能新路径 实现社区治理高效能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10-21 16:50

近年来,株洲市石峰区积极探索老旧小区基层治理减负赋能新路径,打造“党建引领、物业赋能、居民参与、共治共享”模式,切实解决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变“被动承压”为“主动尽责”,多措并举为基层治理减负

精文减会“卸包袱”。把精文简会作为减负工作突破口,将各类文件、会议全面纳入监管,构建起横向覆盖各领域、纵向贯通各层级的全口径管理体系,实施指标控制和审批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系统整治文风会风问题。今年区本级印发文件同比减少14%,全区性会议同比减少8%,连续4年实现递减。履职清单“明权责”。按照“全面梳理、去重归纳、凝练精简、审核完善”四步工作法,形成“两级书记亲自抓、区委领导联点抓、组织部长直接抓、编制部门具体抓、乡镇(街道)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完善形成“三张清单”共计2600项,收回事项840项,形成责权明确、流程规范的基层服务体系。联合督查“聚焦点”。严格落实省级“无扰督查”工作机制,靶向施策精准破题,从多头督查到区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与区纪委、区委组织部联合督查,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结合巡视整改、区委中心工作、上级交办任务等同步进行,减轻基层“迎检”负担,聚焦基层主责主业。今年区级综合性督检考事项同比压减43%,业务性督检考事项同比压减75%。

变“各自为战”为“联合作战”,多方合力为基层治理赋能

构建一盘棋统筹格局。进一步建强社区党组织,成立“社区党委—业委会—物业公司—片组邻‘三长’—社区居民”红色物业联盟,引导有威望、受欢迎的党员居民参与业委会换届选举,实现小区党支部书记和业委会主任“一肩挑”,推选党员担任物业经理,构建起社区统筹,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打造一站式服务阵地。按照“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原则,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去行政化”改造,成立“邻聚里”物业服务中心,打造物业服务所、居民会客厅、业主活动室和矛盾调处站,提供集党建、物业、议事、社群等一体化居民服务。进一步盘活社区闲置资源,积极向上争资,保障社区运转,如井墈社区公共收益年增收20万元,实现公共收益反哺社区。建立一体化工作机制。建立在社区党委领导下,网格员、业委会成员、物业服务人员等联合办公机制,完善走访、议事、矛调等闭环管理流程,推行“邻聚里”中心“十个一”工作法(每天碰头1次、每天志愿巡逻1次、每周1次例会、每月1次议事会、每月1场主题活动、寒暑假1次公益托管、每年1个老年大学班、每年走访所有业主1次、每年孵化1批志愿者合伙人、每年解决1个重大疑难问题),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开展一体化培训。组织街道社区书记开展基层减负赋能专题培训,深入解读上级关于基层减负的政策文件精神,开设“精文简会实战技巧、AI赋能基层工作提质增效”等专题课程,厘清解决“为何减、如何减”的问题。

变“初级管理”为“精细治理”,多元服务为基层治理提质

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社区治理降本增效。以社区为单位推行“邻聚里”服务模式,一支物业队伍服务多个项目,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以井墈社区为例,13个服务单元需配备13支队伍总计42人,“邻聚里”模式仅需配备25人,节约人工成本近40%,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物业服务水平。以需求为导向,实现社区服务更加便民。开展社区有机更新行动,实施微广场等项目,盘活小区闲置资产,打造消费场景,打造多功能服务空间。建立老旧小区智慧消防、智慧监控,解决道闸安装等群众急难愁盼事项300余个。以兴趣为导向,实现社区活动丰富多彩。充分摸底社区居民需求,招募有专业特长的热心居民和社会组织成为社区“合伙人”,组建运动、教育、艺术、志愿服务等“邻聚里”社群100余个,实施老年大学、寒暑假托管班等项目,服务3000余人次。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居民自治参与率提高40%。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