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凤凰县委组织部锚定“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目标,聚焦思想铸魂、能力强基、作风塑形,淬炼过硬组工队伍,构建系统化、常态化、长效化自身建设体系,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聚焦思想铸魂,以多维学习体系筑牢政治根基。政治坚定源于理论清醒。凤凰县委组织部始终将思想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压舱石”,创新构建“三多”学习机制,推动理论学习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汲取”转变,从“单向灌输”向“互动融合”升级。分层分类抓学习。严格落实部务会“第一议题”制度,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论述等作为核心内容,今年以来,开展部务会集中学习14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次。针对部机关干部差异化需求,完善“周五学习日”制度,通过“部领导领学政策、业务骨干解读案例、年轻干部分享感悟”模式开展学习,同时建立“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实践案例”学习清单,让干部按需“点餐”、精准“充电”。丰富载体促融合。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为抓手,打破“会议室学习”的传统模式,将课堂搬到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振兴一线。依托“学习强国”“红星云”等线上平台,建立“每日自学1小时、每月集中学1天”的学习机制,推动理论学习融入日常。同时,打造机关文化长廊,设置“组工精神”“先进典型”等板块,制作政策解读展板12块,让干部在耳濡目染中强化理论认同。靶向施策强党性。秉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围绕换届选举、人才引育、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组织专题辅导6场、现场教学3次,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聚焦能力强基,以实战练兵模式锻造业务尖兵。业务精湛是立身之本。凤凰县委组织部始终聚焦“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答、遇事能办”能力目标,构建“讲堂赋能+师徒结对+实践练兵”的培养体系,推动干部能力从“合格”向“优秀”跨越。“组工讲堂”搭平台。每月举办“组工讲堂”,由各组室业务骨干围绕党员发展程序、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人才政策落实等核心业务轮流授课,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互动答疑,将抽象的制度规定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指南。今年以来,已开展讲堂9期,实现部机关干部学习全覆盖,同步建立“课前调研收集需求、课中互动解决困惑、课后测试检验成效”闭环机制,推动干部从“懂业务”向“精业务”转变。“青蓝工程”传帮带。针对年轻干部经验不足、能力短板等问题,实施“青蓝工程”,为每名年轻干部配备1名业务骨干作为导师,从思想引导、业务指导、生活关心三个维度开展“一对一”帮带。建立“周练月比”机制,要求年轻干部每周完成1篇文字性材料,每月参与1次业务评比,导师全程指导修改,通过“以写促学、以比促练”倒逼能力提升。部机关干部连续四年获评《中国组织人事报》优秀通讯员。“实践一线”强本领。将重大任务作为干部培养的“主战场”。推行“部务会成员+组室干部”全员联创机制,部务会成员带领部机关干部深入村组开展调研18次,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党员教育管理等问题5个。组织部机关全体干部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每月至少到乡村振兴结对帮扶村走访1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义务助农、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20余次,在实战中提升干部服务群众、破解难题的能力。
聚焦作风塑形,以严管厚爱机制涵养清风正气。作风严实是组工干部的鲜明底色。凤凰县委组织部坚持构建“教育在先、制度约束、常态监督”作风建设体系,推动干部从“守底线”向“树标杆”转变。深化廉政教育。组织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组工干部“十严禁”“五不准”等规定,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聆听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8次、警示教育3场。全体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同时,建立“八小时外”监督台账,通过家庭助廉、社区联动等方式,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健全制度体系。修订完善《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制度汇编》,更新机关管理制度30余项,明确各组室及干部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让“干什么、怎么干”一目了然。制定《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目录清单》,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68条,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截至目前,召开部长办公会7次、部务会16次,集体研究重大事项,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强化日常监督。建立“月调度、季考核、年评议”工作推进机制,每月召开工作调度会,对重点任务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式落实”;制定部机关考核方案,从纪律遵守、岗位责任落实、乡村振兴帮扶等6个方面设置14项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挂钩。同时,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分层次、分类别与干部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干部思想动态、解决实际困难,既念“紧箍咒”,又送“定心丸”,营造“既严又暖”的干事氛围,推动组工干部以自身清、自身正、自身硬的良好形象,为凤凰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