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缴个电费得到处找年轻人帮忙手机上交,有些人还不情愿,现在村口服务点几分钟就办完,真是太方便了!”看着刚打印出的缴费凭证,村民王大叔的笑容里满是真切的获得感。这生动的一幕,正是常德市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白鹤镇同德村“金融村官”试点工程结出的硕果。曾经是金融服务“洼地”的乡村,如今正被一股股精准滴灌的金融“活水”滋养着,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
在金融村官的推动下,村里的便民服务点成了最接地气的“金融驿站”。绿色的服务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柜台里整齐摆放着各类业务指引手册。除了助农取款、转账等基础业务,服务点还开通了社保查询、补贴发放等“附加功能”,每月服务村民100余人次。“以前卖粮食的钱存银行,得跑几公里远的银行,现在收购商直接转账到卡里,随时能取,不误农时。”种植户赵大哥的话道出了村民们的共同心声。针对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金融村官团队创新推出的“惠农e贷”如一场“及时雨”,为乡村经济注入强劲动力。种植大户李刘政就是受益者之一,他申请的26万元低息贷款到账后,迅速扩大了稻田种植规模,购买了旋耕机等农机设备。“利率比普通贷款低,一年能省下不少钱,这钱能多雇两个村民干活。”截至目前,“惠农e贷”已累计发放310万元,直接盘活了3家小型农业企业,有力带动了本地经济发展。
走进村里的皮蛋加工厂,机器运转声此起彼伏。负责人刘老板正忙着指挥工人打包刚生产的皮蛋,这个曾因资金周转困难一度停滞的企业,在85万元“惠农e贷”支持下重焕生机。现在产品供不应求,刘老板干劲十足,车间里10多名村民忙碌的身影,勾勒出乡村就业的崭新图景。
更令人期待的是,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贷款的99万元,将精准投向柳叶湖秸秆收储中心。这不仅能让田间地头的秸秆“变废为宝”,更将成为激活村集体经济的“金钥匙”。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集体经济对乡村治理的带动作用,有了稳定收入来源,村“两委”可以自主开展技能培训、引进农业技术,继续发展贝贝南瓜、水果玉米、翡翠萝卜等特色产业,破解以往“想干事却没钱”的困境。
从便民服务点的“小切口”,到产业贷款的“大支撑”,金融村官试点正在悄然重塑乡村的经济生态。从基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打通,到产业资金“精准滴灌”的落地,金融村官试点正以金融为笔,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上,描绘出越来越生动、越来越绚丽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