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浏阳市金刚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紧扣“让群众可感、可获、可及”的工作目标,从筑牢根基、攻坚民生、激发活力三方面发力,探索出“党建聚合力、治理惠民生、群众享幸福”的新路径。
筑牢治理根基,让群众可感
织牢网格解民忧。金刚镇以“片—组—邻”架构为基础,将全镇划分为58个片、124个组,选优配强979名邻长,实现1.3万余户家庭全覆盖,构建“户户有人联,事事有人管”体系。今年以来,“三长”累计有效处置群众诉求547条,治理效能直抵群众身边,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育强干部提本领。开设镇村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班,184名镇村干部不定期参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开展“拜师带徒”活动,59对镇村干部及村级后备力量进行结对帮带,多渠道选育44名村级后备力量,通过跟班、帮带、实践三种培育方式全方位提升干事本领。建强党员和片组邻“三长”队伍,依托镇党校加强党员教育,累计开展培训108次、覆盖2500余人。主动服务暖民心。推动服务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服务”。在教育教学方面,统筹19个教育基金会,归集3332万元教育基金,规模居长沙市乡镇第一;在医疗卫生方面,深化“乡村一体”全科诊疗,让优质医疗服务下沉基层;在社会服务方面,开展“党员微服务、群众大满意”活动,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312件,组织志愿服务1200余人次,协助人居环境整治5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7000余份。
聚焦民生攻坚,让群众可获
抓项目惠民生。坚持“项目跟着需求走”,锚定群众急难愁盼推进项目。今年政府投资已超过1.2亿元,重点推进南川河流域治理、昭明完小公租房建设,以及金市横桥、南岳桥、枫树桥三座危桥拆除重建等重点民生项目,打造了金刚镇南川河“一河两岸”生态景观带,解决了人才住房难、污水排放等民生问题,群众幸福感不断攀升。优环境助产业。以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落实“金刚钻”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精准完善“设立企业接待日、派驻专门服务员、开设服务直通车、构建护企举报网”等十条举措,深化企业服务。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15个非公企业党支部树立红色标杆。推进培育夜间、美食、民宿、芒果、网红等“六新”经济,出台烟花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硬措施”,今年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诉求和困难258条,以良好经济环境保障民生。防风险保平安。以“邻里服务日”擦亮“金刚钻”品牌。推行安全生产“六张图”、打非治违“8+4”工作法。今年以来,镇村干部、党员和“三长”队伍开展网格宣传和安全大排查39次,隐患整治率100%,收集社情民意174条,开展环境整治300余次,交通整治78次,调解矛盾纠纷18起,确保金刚镇的安全与发展。
激发治理活力,让群众可及
创新形式聚人气。以“村K”“村BA”为纽带,党员骨干牵头筹备,村民主动参赛、参与服务保障,两次活动不仅带火了金刚镇的文旅热度,线上直播吸引了数十万人次关注,夜市营收破30万元,更让村民在创收增收中增强了对村集体的认同感。进而凝聚成“党员带头干、村民跟着干、全民参与干”的良好治理合力。座谈议事汇民智。依托口袋屋场、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开展“面对面心连心”屋场恳谈会36场、邻里节活动21次,干部带政策、议题下沉,与村民围坐交流,在收集诉求、商讨村级事务的同时,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参与议事,真正实现“零距离”治理。健全机制强治理。以党建串联“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健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引导村民自治。组织“法律明白人”培训,每周二设立免费法律咨询日,今年已服务33周,引导村民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参与治理。此外,依托村规民约,选树文明典型,推动村民从“要我参与”变为“我要参与”,增强治理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