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安置小区管理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常德市鼎城区郭家铺街道坚持问题导向,以六房花园安置小区为试点,探索出一条“党支部引领、业委会决策、居民自治管理”的新路径,有效破解了政府前期物业管理结束后的小区治理困境。
“引”字筑基,筑牢红色治理堡垒。建强红色堡垒。在街道党工委指导下,六房花园小区率先建立党支部,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小区治理最前沿。通过党员亮身份、设岗定责,组织党员在文明创建、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交叉任职。在小区党支部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依法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并通过法定程序实现党支部书记与业委会主任“一肩挑”,确保党组织在自治组织中的核心领导地位,有效贯通党建引领与居民自治的桥梁。完善治理架构。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网络,为小区自治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实”字为要,探索居民自治新路径。民主议定收费标准。在党支部引领下,业委会组织业主共同商议,精准测算小区运行成本,确定符合大多数居民承受能力的物业费标准,并通过公开公示赢得居民理解支持,有效破解“收费难”问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摒弃传统外包模式,从本小区业主中选聘管理人员和必要服务人员,由党支部书记兼任物业负责人,大幅节约人力成本,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健全财务监管机制。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所有物业费收取和开支情况定期公示,接受全体业主监督,以公开透明赢得居民信任。四是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始终坚持“业主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
“融”字聚力,激发多元共治内生动力。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在文明城市创建、人口普查等重点工作中,党员始终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建立党员责任区制度,划定党员服务网格,确保治理责任落实到人。激发居民参与热情。通过组织反电诈宣传、消防演练、节日文化活动等丰富多彩的邻里活动,搭建沟通平台,营造和谐社区氛围,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和“共建者”。 完善议事协商机制。建立“小区议事厅”“邻里茶话会”等协商平台,定期组织居民共商小区事务,形成“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的良性治理循环。 经过实践探索,六房花园小区实现了从“无人管”到“自己管、管得好”的转变:小区环境整洁有序,物业费收缴率达到98%以上,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空前提高,“小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