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古丈县聚焦年轻干部成长特点与履职需求,以“精准滴灌、实践赋能、严管厚爱”为路径,从思想淬炼、能力提升、作风养成三方面发力,抓实年轻干部正确政绩观教育,引导其在干事创业中树牢“为民、务实、清廉”的政绩导向。
精准滴灌强思想,筑牢政绩“初心堤”。针对年轻干部思想活跃、理论根基待夯实的特点,构建分层分类的教育体系,推动正确政绩观入脑入心。必修课程全覆盖。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纳入年轻干部初任培训班、轮岗培训班等核心课程,设置《年轻干部如何答好“政绩三问”》《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等专题模块,通过集中授课、分组研讨,帮助年轻干部厘清“政绩为谁而树”的认知误区。专题宣讲点对点。依托“青年干部讲堂”“周五学习”等载体,邀请县委领导、党校教授围绕“新发展理念与古丈实践”“乡村振兴中的青年担当”等主题在中青班、新录用公务员培训班开展宣讲,结合古丈县牛角山村产业振兴、农村公路提质改造等本土案例,让年轻干部直观理解“树什么样的政绩”。资料推送常在线。整理汇编正确政绩观学习手册、典型案例集,通过“茶香古丈”公众号推送学习资料,引导年轻干部自主学习,鼓励年轻干部分享学习感悟,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学习氛围。
实践赋能提能力,搭建政绩“练兵场”。立足年轻干部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以“干中学、学中干”为核心,推动政绩观教育与履职实践深度融合。一线岗位墩苗。鼓励年轻干部参与基层历练,选派80余名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驻村一线、项目建设现场、信访维稳窗口等岗位锻炼,明确“民生实事清单”,要求其推动解决1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协助推进教育强国项目落地、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在服务群众中强化“以实绩论英雄”的意识。案例教学赋能。优化教学方式,摒弃单向灌输方式,采用案例研讨+实地调研模式。组织年轻干部赴宁乡市等先进地区学习高质量发展经验,对照古丈县招商引资、基层治理等工作难点,开展“破解发展难题”专题研讨,在交流碰撞中提升“怎样树好政绩”的能力。导师帮带引路。为年轻干部配备1名党政“一把手”或业务骨干作为成长导师,导师围绕“如何平衡短期成效与长远发展”“如何防范‘政绩冲动’”等问题开展一对一指导,定期复盘工作成效,帮助年轻干部校正政绩偏差。
严管厚爱树导向,校准政绩“风向标”。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引导年轻干部守住政绩“底线”、追求发展“高线”。正向激励明方向。将践行正确政绩观情况纳入年轻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对在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等工作中实绩突出的年轻干部,优先纳入后备干部库、优先推荐提拔使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龙献文等先进典型,为年轻干部讲述“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事迹,树立“实干者有位”的鲜明导向。警示教育敲警钟。联合纪检监察、巡视巡察机关,开展“政绩观偏差”专题警示教育,选取年轻干部因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被问责的典型案例,通过“以案说法”让年轻干部深刻认识“虚假政绩”的危害,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关怀保障减负担。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在改革创新、推动发展中因先行先试出现失误的,符合条件可予以免责或减责,避免“求稳怕错”心态;同时改善基层年轻干部工作生活条件,解决住宿、交通等实际问题,让其能心无旁骛谋发展、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