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凰县立足实际,聚焦流动党员特点,积极探索管理服务新路径,通过搭建教育赋能的“学习台子”、解决困难的“生活台子”、共建合作的“经济台子”,着力破解流动党员“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归属难强化”等问题,有效激发了流动党员的归属感、责任感和参与感,为地方治理和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搭建教育赋能的“学习台子”,创新教学方式。凤凰县与路桥区流动党员党支部携手打造“异乡红色家园”,创新党员教育方式。配齐基础设施。依托当地劳务协作服务站组建流动党员党组织,配备智慧党建终端、红色书屋、多功能活动室等设施,构建集理论学习、组织生活、志愿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进行线上教学。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平台,为流动党员建立线上党支部和微信群。每月定期推送“红色包裹”,包含学习资料、家乡动态、党课视频等。开展云端党课40余场,有效确保组织生活“不断线”、学习教育“不降温”。开展业务培训。精心选派两地党建骨干组建党建指导员,通过“线上远程指导+线下实地督导”相结合的方式,从制度完善到活动策划,从党员教育到作用发挥,进行全链条指导。已累计开展业务培训20余期,优化工作机制12项,切实提升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搭建解决困难的“生活台子”,发挥纽带作用。凤凰县坚持服务宗旨,织密关怀网络,让流动党员真切感受到“离家不离党,异乡亦温暖”。开展线上服务。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微信群作用,为流动党员提供发送学习资料、收缴党费、宣传政策等多种服务,真正做到便捷、高效,帮助流动党员及时了解必需信息,促进流动党员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解决矛盾纠纷。凤凰县与台州市路桥区两地整合商会、协会等资源,流动党员党支部带领78名党员组建“湘音纠纷调解队”,创新“两地联调”机制。调解队成立半年来,已化解劳务纠纷15起,化解矛盾300余起,累计解决子女入学、权益维护等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件。提供就业渠道。支部以微信群为就业服务纽带,发动党员收集岗位信息、务工需求,形成“群内收集,支部筛选,精准推送”的闭环,有效开展就业帮扶工作。9月,支部联合路桥区劳务事务站举办“湘台同心”招聘会,26家企业提供420个岗位,113人达成就业意向。
搭建共建合作的“经济台子”,推动产业发展。凤凰县聚焦发展赋能,搭建共建平台,引导流动党员成为助力家乡与他乡发展的“红色引擎”。制定双向战略。充分激活流动党员“红色细胞”,推动流动党员在驻地发展与家乡振兴中“双岗建功”,深耕“第二故乡”责任田。台州路桥,78名凤凰籍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反诈宣传等活动。2024年台风期间,帮助转移受灾群众300余人。促进引雁回流。引导流动党员“反哺家乡”,党员杨正东充分发挥自身在外积累的产业经验和资源优势,成功为家乡引进了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带动了100余名本地农民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鼓起了“钱袋子”。推动资源共享。搭建流动党员党支部,创新“云端党课+流动党员之家”学习模式。2025年,流动党员党支部已帮助200余名务工人员解决就业难题,促成10余个城乡资源合作项目,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凤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