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丨湘潭市雨湖区:巧用村规民约“小切口” 做实文明乡风“大文章”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11-06 15:40

近年来,湘潭市雨湖区先锋街道通过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创新机制,将完善和落实村规民约作为深化基层治理、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有效激发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形成了“约”定规矩、“约”出习惯、“约”成风尚的良好局面,全国文明村中心村更是获得了中央文明办的充分肯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文明动能。

党建引领,定好村规民约“主基调”

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和执行落实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指导各村(社区)党组织牵头,全面梳理婚丧嫁娶、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村规民约的修订紧扣实际、有的放矢。在修订过程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通过“红色茶馆”议事平台、民情恳谈会、党员联系户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民意、汇集民智,确保每一条款都经过充分讨论、凝聚最大共识。例如,中心村针对菜地管理混乱、秸秆焚烧等问题,通过“红色茶馆”多次组织村民商议,最终将相关管理要求和奖惩措施明确写入村规民约,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建设秸秆沤肥池,每月处理6吨秸秆,实现“变废为宝”,相关经验获省、市媒体推介,实现了公共空间的有效治理和乡风文明的提升。

ScreenShot_2025-11-03_173920_119.jpg

中心村秸秆沤肥池

聚焦重点,找准移风易俗“突破口”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街道指导各村将移风易俗作为村规民约的核心内容。明确标准。细化红白事操办规模、宴请标准、彩礼上限等具体规定,明确对执行火葬的村民家庭每人奖励500元并由红白理事会负责人主持追悼会,大力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健全组织。普遍建立由村党组织负责人、老党员等组成的红白理事会,负责村规民约中相关条款的宣传、解释和监督执行,对村民婚丧事宜进行提前介入、主动引导。强化约束。将遵守村规民约情况与“积分制”管理、“爱心银行”兑换、各类评先评优挂钩,形成“遵守受激励、违反受约束”的鲜明导向。在这种氛围下,村民唐冬莲老人的老伴去世后开设宴席10桌且谢绝礼金馈赠,原先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正在逐步改变。

创新载体,激活乡风文明“一池水”

街道注重将村规民约的宣教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一方面,依托“红色茶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社区食堂等阵地,通过百姓宣讲、文艺汇演、案例分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解读村规民约精神,讲述身边文明故事,使条文规定转化为生动的生活实践。另一方面,积极链接湘潭大学等高校志愿团队资源,开展“送法下乡”“文明新风”主题宣传等活动,提升宣传的专业性和覆盖面。同时,大力选树和宣传在遵守村规民约、践行文明新风方面的先进典型,如评选“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营造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高岭社区通过常态化宣传和典型引领,推动形成了邻里互助、爱护环境的良好风尚。

ScreenShot_2025-11-03_174014_890.jpg

高岭社区演绎“高岭文明颂”

成效显著,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通过持续深化村规民约的建设和落实,先锋街道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红白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的现象明显减少,村民思想观念逐步转变,文明、健康、节俭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村规民约成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民遵守村规民约中关于环境卫生的约定,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秸秆综合利用、房前屋后整治等工作,共同维护干净整洁的宜居环境。四是发展合力显著增强。文明和谐的乡风促进了邻里和睦、干群融洽,凝聚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为引进中医药产业园、社区食堂等惠民项目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ScreenShot_2025-11-03_174024_522.jpg

建新村设立社区食堂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