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走基层丨湘潭市雨湖区: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金银花开出“致富花”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11-10 16:09

长城乡花园村位于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西部,全村总面积约10.7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广,耕地仅有716.85亩,是个典型的半农半山区村。花园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土壤条件,大力发展金银花特色种植产业,在扮靓山村的同时,也鼓起了当地村民的“钱袋子”。

党建引领,“五位一体”创新模式“金”津乐道

花园村土地砂石较多,坡地林地多,长期以种植大田作物为主,面临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缺乏、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而金银花喜光也耐荫,耐寒又耐旱,对土壤要求不高,在微酸或偏碱土壤上均能生长,适应性较强,根系发达,萌蘖力强。经过对花园村土壤条件的分析和乡村两级的多方考察,2022年以来,长城乡花园村遵循产业兴旺的发展要求,通过大力发展金银花种植并积极引进中药材种植项目,将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作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在金银花种植产业上,乡党委给村里开好方子,村党支部帮村民想好法子,合作社领着村民找准了一条“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管理+农户土地入股+基地种植+公司回购”“五位一体”的好路子。村支两委带头以资金和土地入股,村民们紧随其后,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以基地种植和公司回购的方式确保了稳定的种植规模和销售渠道,这一模式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带动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使得荒山绿了、产业兴了、村民更富了。

图片5.png

图为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花园村金银花生态园

品质坚守,集体经济发展困难“银”刃而解

花园村金银花种植秉承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有机种植技术,在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的同时盘活了抛荒的土地,真正实现了让荒山变金山。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在基地的空地配套种植黄精、白芨、枳壳、栀子花等中药材以及黄桃、红桃、红宝石李子等经济果树,并根据金银花的种植规模在林下散养约4000只金银花鸡。据基地负责人介绍,金银花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等多种药用功效,尤其适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疼痛等常见症状的治疗。随着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中药的关注度不断上升,金银花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今年基地采摘的20000余斤金银花干花成为市场的抢手货。花园村金银花基地通过坚持绿色种植、质量可靠的原则,既保证了金银花的药材品质,又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金银花产业示范基地成立以来,接待游客50000余人次,吸纳就业60余人,稳定就业30余人,高峰期间吸纳临时用工2400余人次,其中包含残疾人、脱贫户28户,持续解决脱贫户的就业问题,消除返贫风险。到目前为止,花园村金银花种植产业累计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亩,年产值超过100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片6.jpg

图为金银花生态园工作人员种植金银花

强村富民,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花”开灿烂

长城乡党委、政府将继续推进特色种植产业发展,加大对金银花种植、管理的投入并推动产业转型,提升金银花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在强化标准化种植的基础上,将纵向延伸至发展金银花精深加工,开发药用、茶饮、保健等高附加值产品;横向融合文化旅游与健康养生,打造观光采摘、科普教育、中医药文化体验、餐饮、民宿、休闲垂钓等特色项目,推动“文旅+”多元融合。同时,积极引入电商直播、社群销售、短视频等新型业态,构建集生产、加工、销售、体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广绿色种植理念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目标。金银花特色种植产业现已成为花园村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金银花这朵“致富花”将在花园村精心培育的产业发展土壤上开得更加灿烂。

图片7.jpg

图为金银花生态园金银花采摘现场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